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專訪胸腔內科蘇冠名醫師到離島行醫 支援澎湖醫療照護

by EIC 30 10 月, 2024

澎湖,一個有著蔚藍海景、豐富漁產的美麗島嶼,每年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前往觀光,然而,繁華的背後隱藏著醫療資源不足的現實:醫事人力招募不易、缺乏次專科醫師,當出現難以救治的急重症病患時,只能仰賴空中後送至台灣本島搶救。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自2013年起開始辦理「醫中支援計畫」,臺大醫院作為醫界龍頭,派出至少40名以上急重症與特殊相關專科醫師至指定醫療院所服務,輔導並協助提升當地醫療照護服務能力。蘇冠名醫師就是在此計畫下,於2023年前往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以下簡稱澎湖醫院)服務,開啟他為期一年的外派生涯。

國中時代就對生命科學極感興趣的蘇冠名醫師,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就讀醫科。至於為何會選擇胸腔科作為專科,他坦言自己喜歡將病人從危急中救回來的成就感,而胸腔內科除了負責一般胸腔及呼吸道疾病外,也是加護病房專責醫師中重要的主力科別,不少ICU醫師都擁有胸腔內科的背景。
「會想要去澎湖支援一年,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想要了解各級醫療的不同。」蘇冠名醫師笑著進一步說明,在北醫求學時期,他曾透過學校安排前往東京醫科大學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見習,PGY時曾在臺北榮總、陽大附醫接受訓練成長,後續也進入了臺大醫院接受內科住院醫師紮實的訓練,之後來到雲林分院擔任主治醫師。在醫師早期養成階段便已接觸到不同層級、甚至不同國家之間的醫療。因此當知道雲林分院需外派一名胸腔科醫師前往澎湖醫院支援時,「覺得就是我啦!」他認為自己在胸腔內科的資歷最淺,門診量還沒那麼大,也沒有跟了自己3、5年的老病人,「我的包袱最小,而且也願意接觸更基層、更區域的醫療。」因此徵得太太同意後,他向院方表達了自願前往的想法。

意想之外的醫療現況
出發之前,蘇冠名醫師便知當地的醫療資源沒有本島完善,然而實際到了澎湖醫院還是讓他大吃一驚,醫病關係便是其中一個。
「我本來以為像鄉土劇一樣,長者可能比較會聽醫生的話,但後來發現不是這個樣子。因為設備欠缺與醫師流動頻繁,所以醫病之間反而更不容易建立起信任感。」蘇冠名醫師坦言,許多長者因為家人在台灣工作,為了方便照顧,也覺得本島醫療資源較好,所以當遇到長者必須住院接受治療時,常要求醫師幫忙轉診至台灣某某醫院,口頭上也常透露出擔心若留在澎湖可能會延誤病情的憂慮。「其實有些病情在當地就可以治療,但還是要尊重家屬的意願,這是當初沒有預料到的。」然而,沒想到的不只這一件,還有設備的缺乏,也超越了他的想像。
「這兒居然沒有支氣管鏡檢查。」對於胸腔內科來說,最基本的兩個武器就是超音波與支氣管鏡。澎湖醫院的超音波設備,機型雖較為老舊,但尚堪使用,可是沒有支氣管鏡,許多臆測的病因或病況便無法獲得驗證,這讓蘇冠名醫師感到十分遺憾,「明明有能力卻無能為力。」連最基本的檢查儀器都不足,遑論正子攝影等高階檢查設備了。

蘇冠名醫師參加肺肺揚揚病友會活動,為病友講解醫療保健新知。

跨院協作下的醫療整合
此外,次專科醫師人力的不足,也讓蘇冠名醫師多有所感。他以自身為例,在澎湖醫院沒有第二位胸腔科醫師的狀況下,與胸腔疾病相關的工作,如胸腔影像解讀、安排特殊檢查等,便會集中由他處理,「不像在雲林分院,一個專科有好多醫師可以互相cover。」不僅如此,在他的門診中,收治的不僅是胸腔科病人,在大醫院中會更進一步分類的心臟科、風濕免疫科、腎臟內科等也都成為他負責的範疇。「在這裡,你不能說我是胸腔科醫師,抱歉,我只看患有胸腔疾病的病人。」
不過,也是在這樣特殊的醫療環境下,讓澎湖的地區醫院連結性更強,在以病人優先的立場下,發展出互助互信的合作關係。蘇冠名醫師便經歷過一次讓他難忘的事件。
「那個病人來急診時,雙手嚴重腫脹,感覺拖了很多天,蜂窩性組織炎已經嚴重到出現腔室症候群,必須立刻開刀,不然會面臨截肢的危險。」然而,澎湖醫院沒有常駐的整形外科醫師,於是急診醫師立刻聯繫三總澎湖分院的整外醫師,同時也通知蘇冠名醫師進行三方會診。「我們三個不同專科的醫師開始商量病情與處置方式,」由於病人同時患有肝硬化與糖尿病,因此由整外開刀進行清創後,後續就交給蘇冠名醫師進行後續檢查,找出感染原因,以及必要時的重症加護。等到病況穩定後,再轉回台灣的醫學中心,進行最後的皮瓣修補。「這樣的跨團隊醫療整合,就是我理想中醫療的樣子。」蘇冠名醫師接著表示,「如果每個病例都能這樣執行,我相信一定可以造福更多的病人,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治療。」
不僅是人力的相互支援,在當地若醫療院所的設備不足時,也會透過院與院之間的互助來解決問題,像是澎湖醫院無法進行連續性洗腎,就必須將病人轉介至當地其他醫院;又或是必須進行院內無法執行的精密檢查時,會先轉院至高雄的醫學中心,之後再視狀況轉回澎湖接受治療。
回憶起這一年的外派過程,喜歡接觸臨床的蘇冠名醫師自承收穫頗多。「因為地區醫院不像醫學中心,有這麼多的住院醫師或是專科護理師,可以幫忙在第一線照顧病人。」所有的醫囑都必須由自己來下,從量幾次血糖、多久量一次體重,到病人今天狀況如何,「都得自己一一詢問。」他感覺就像回到住院醫師時期,很累卻也有收穫,不僅增長了一般內科的醫療技能,也大大提升與病人、家屬的溝通技巧。

為當地醫療帶來一點改變

在這段日子裡,蘇冠名醫師很感謝臺大體系的支援。他認為臺大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遇到疑難雜症時可以隨時請教老師或學長姐,「一起討論找出解方或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尤其臺大體系作業流程完善,他也樂於分享,為提升地區醫療做出貢獻。他舉「俯臥通氣」為例,對於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病人來說,俯臥通氣,可以改善低血氧,甚至降低死亡率。「如何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幫病人翻身俯臥,什麼樣的情況下適合或不適合執行,以及如何同時顧及多重管線、護理照護和臨床治療,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練習,以及由有經驗的醫護人員進行指導。」因此蘇冠名醫師聯繫澎湖醫院加護病房護理長,引進臺大體系的標準化作業流程,並利用交接班人力比較充裕時,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一起協助病人進行俯臥通氣,也是當時在澎湖醫院的第一例俯臥通氣治療。「當她們學會後,未來可以因地制宜進行調整,發展出適合澎湖醫院醫療環境的作業模式。」蘇冠名醫師覺得醫中支援計畫可以提供的不僅是醫事人力,還可以提供改善當地醫療品質的作法。
因此,明知自己的任期即將結束,但他還是協助提出購買支氣管鏡的申請,「我自己是用不到了,但希望往後的胸腔科醫師可以不用再為支氣管鏡設備缺乏所苦,更希望病人不用因為需要支氣管鏡檢查而必須輾轉於不同醫院之間。」
「醫中支援計畫」仍在持續推動中,未來雲林分院仍將繼續派出醫師前往偏鄉服務。對此,蘇冠名醫師以過來人的身分提醒,最重要的是心態要調整好,「因為需要支援的地方本來資源就欠缺,所以在醫學中心可以做的,即便是很簡單的事情,在地區醫院可能都是件難事。」他認為自己應該想辦法去適應融入,然後幫他們做出一些改變,「而不是沒有這些東西給我,那我乾脆什麼都不要做,或是認為自己無用武之地。」就像導入俯臥通氣治療和申請購買支氣管鏡,蘇冠名醫師為自己的這一年做出總結:「只要願意努力嘗試,每個人都可以為當地的醫療帶來一點改變。」

蘇冠名醫師

曾 任︱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
學 歷︱ 臺北醫學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 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不分科住院醫師(PGY)
臺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臺大醫院胸腔內科總醫師
內科專科醫師
專 長︱ 胸腔內科、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支氣管鏡檢查、胸部超音波檢查、
一般內科、重症加護醫學。

You may also like

專訪老年醫學部主...

專訪營養室主任陳...

紅橋結合古色古香...

專訪秘書室主任廖...

專訪醫務特別助理...

專訪腫瘤醫學部陳...

歷史城區新風貌斗...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數位化血品調度平...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