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著為病人解決緊急問題的初衷,鄭銘泰主任持續深耕急診醫學專業,期許未來急診醫學部病床量能提升、發揮學術與教學的潛力,並發展急診次專科,把在地鄉親留在雲林縣就醫,提供最優質專業的醫療服務。
Q: 請問是怎樣的契機讓您決定成為一名急診醫師?
我喜歡接觸病人,壓力調適能力不錯,也希望可以幫助病人快速解決緊急的問題,醫學院七年級在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實習,發現這個科的性質跟我的個性很搭,跟師長同事也相處愉快,當完兵後就順利被臺大醫院錄取。一路走來臺大醫院培養我在緊急病患處理、壓力調適、急診醫師次專長……等面向的能力,提供很紮實的訓練。我常形容急診醫師就像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戰士,面對未知,必須分秒必爭,找出隱藏在病患身上的炸彈。壓力大、也很累,但人生比較有趣,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會選擇急診!
Q: 在您行醫生涯中,可有遇到讓您印象深刻或給您帶來啟發的案例或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從2020年爆發,以及第二年大流行期間,臺大醫院身處臺北市疫情爆發時的熱區,有很多狀況非常緊急、嚴重的病患送至醫院,包括呼吸衰竭、到院前心跳停止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護理師都很辛苦,大家面對複雜狀況、與未知作戰,有如回到2003年SARS當時的情境,沒有疫苗、沒有抗病毒藥物,但全院沒有人逃避,大家團結努力把事情做好,我當時還兼任臺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執行長,配合中央政策協助區域防疫指揮官,盡力協調床位,雖然很辛苦,但卻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Q: 您對於核輻射及毒化災害醫療處置上也頗有心得,請問您為何想投身研究災難醫學?
在總院服務時,在老師帶領下參加院外活動,覺得蠻有興趣就繼續投入,並因此有緣在2007年赴日本受訓。核輻射災害原本屬於冷門專業,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後突然受到大眾矚目。我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長官與夥伴一同參與相關計畫,赴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等地交流學習,後續也利用國外的交流學習經驗及擔任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執行長職務之便,到各醫院進行教育訓練與評核,逐漸再強化臺灣第一線輻傷緊急醫療應變系統的能力。災難醫學是一個沒有發生災難就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科學,身為台灣急診醫學會災難應變委員會主任委員,我會積極持續推廣災難醫學的教育工作,因為唯有充分做好災難應變準備,才能在災害降臨時將損失減到最低。
Q: 您再度回到雲林分院服務,是否感受到急診醫學部的改變?
馬惠明院長多次強調,雲林是「島嶼的邊緣,世界的中心」,這邊有許多優於總院的條件,例如同時擁有農業、工業兩種環境,能夠累積野外醫學和毒化災應變專業經驗的優勢條件,以及重大創傷個案數多,且同樣有強大的創傷處理團隊等。雲林分院團隊小而美、階層少、關係好、氣氛棒,合作默契很好。在歷任主任、院長、副院長的努力下,致力於優化雲林分院的工作環境,包括工時、薪資、上班的服務量,以及與消防局到院前救護和區域內其他友院的良好互動等,讓主治醫師、住院醫師、護理師乃至於行政與清潔人員都有更好的環境,藉此留住人才,提供病人完善的照顧與服務,形成好的循環。
鄭銘泰主任
- 現職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醫學部主任
-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急診醫學科臨床講師
- 台灣急診醫學會災難應變委員會主任委員
-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士
-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
- 經歷
-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
-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總醫師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 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
- 台灣急診醫學會臨床毒藥物專科醫師
- 衛生福利部臺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副執行長
- 衛生福利部臺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執行長
- 台灣急診醫學會毒藥物暨化災委員會委員
- 台灣災難醫學會第七屆理事
- 雲林縣政府緊急醫療救護諮詢委員會委員
- 專長
- 急診醫學、災難醫學、核輻射及毒化災害醫療處置、緊急醫療救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