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動手操作,再加上對於癌症研究的興趣,陳崇裕醫務特別助理(以下簡稱特助)選擇胸腔內科專業,從總院南下雲林後,創設實驗室、建立肺癌標準治療流程,導入支氣管鏡導航3D立體定位術及微波電燒灼術、精準基因檢測,更建構肺癌多專科診療團隊、成立「肺肺揚揚」病友會,集團隊的力量醫病也醫心,成功提升末期肺癌5年存活率。
陳崇裕特助在臺大醫院接受內科與胸腔內科的訓練,師從余忠仁教授、施金元教授、陳冠宇教授,訓練完成後,沒有選擇留在臺北總院,而是南下雲林分院服務。回想起當年的決定,他訴說自己的多重考量,「雲林分院成立不久,距離老家台中很近,再加上院內有許多學長姐可以指導我,所以沒有想太多,便選擇來雲林分院。」
從病理診斷到治療 建立標準流程
初到雲林分院他立刻發現,肺癌診斷與治療皆落後總院,便偕同3位南下的同梯,補齊相關檢驗儀器,並不時請總院老師南下指導,逐步完善診斷治療專業知識。之後他持續在臺大醫學院攻讀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與病理學科暨研究所博士,「只不過每次做實驗都必須回到台北,舟車勞頓又難以即時掌控實驗品質。」於是他著手在雲林成立實驗室,善用當時申請到的國科會計畫經費,一步步建構實驗室的設備、器材、人力與訓練。
來到雲林第十年,總院有個機會向他招手,當時自己一手打造的實驗室已經成形,面臨抉擇的他尋求恩師余忠仁教授的意見,「老師考慮到雲林分院的長期發展,未來一批批學弟妹南下,必須要有人帶有人教,建議我留下來。」多年來陳崇裕特助不僅持續帶領學弟妹精進醫術,更在雲林分院建立起肺癌的標準治療流程,從採檢、診斷、治療、病友諮詢與全方位扶助,一條龍運作,提升雲林分院末期肺癌5年存活率。
陳崇裕特助指出肺癌區分為小細胞、非小細胞,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等,每種肺癌分類治療南轅北轍,必須在檢驗時仰賴標準的病理組織,才能加以判讀、做好診斷分類,實現精準化、個人化的治療。然而,當時雲林分院剛改制,病理科前輩並非肺癌專精,僅能判讀檢驗結果為小細胞或非小細胞肺癌。有鑑於肺癌分類需要用到特殊染色、以分子病理學方式檢驗,因此在協助病理科建立肺癌病理診斷標準與分類方法之際,他決定進一步攻讀病理學科暨研究所博士,以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帶領團隊做對事。
多專科診療團隊 跨部門協作照護
為了帶給肺癌病人更完善的診療,他在2010年3月成立肺癌多專科診療團隊,核心成員橫跨各科部,包括外科、內科、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影像醫學部、病理部、護理部腫瘤個案管理小組及腫瘤醫學中心,遵照肺癌診治指引,透過標準化分期進行治療。
「這是一個跨領域團隊,共同照顧每一個肺癌病人。」陳崇裕特助表示所有案例都會進入肺癌多專科診療團隊病例討論會議中,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案都經過院內各專家了解、討論,「除了標準治療方式,如果病人符合臨床試驗條件,也會優先安排接受臨床試驗,爭取更先進的治療機會。」
在雲林深耕多年,他觀察到雲林地區肺癌的特殊態樣,語重心長地說著:「農業縣市抽菸比例遠超過想像,這也導致雲林小細胞肺癌與鱗狀細胞癌比例高於都會區,因此,我們努力推行戒菸宣導衛教!」
創新術式與儀器 助攻精準醫療
近年來陳崇裕特助專注在肺癌的精準醫療創新,包括引進支氣管鏡導航3D立體定位術及微波電燒灼術。在肺癌病人組織採檢方面,過去僅能以電腦斷層穿刺執行,風險較高,且往往採檢組織量不足。然而,當前的醫療趨勢是,在取得組織、確定肺癌分類後,後續還必須進行基因檢測,病理檢驗組織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於是他導入支氣管鏡導航3D立體定位術,結合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電磁導航,就能採檢到足夠的組織。
隨著科技進步,許多肺癌患者早期就能被發現,「這些腫瘤通常不到一公分,需要更精準的定位。」他自豪地說:「支氣管鏡磁導航設備就像肺部的GPS,利用電腦斷層影像,經過3D重組搭配導航地圖,可以更精準達到肺癌病變組織的位置。」陳崇裕特助指著螢幕上的路線指引進一步解釋:「這可以幫助外科醫師減少開刀切除範圍,能夠更大幅度保留病人的肺功能。」
過往肺癌手術必須從外部直接扎針、為腫瘤標示顏色,病人大多會產生輕微的氣血胸,且一次手術僅能取出一顆腫瘤。如今雲林分院透過支氣管鏡磁導航設備,可以在一次手術中同時切除多部位病灶,這樣的技術是「全台唯一」,因而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標章肯定!
微波電燒灼術 無需開刀的醫療選項
有些早期肺癌病人因為高齡、心肺功能不佳,患有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重度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或是曾開過刀又復發,又或是腫瘤靠近心臟或血管,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微波電燒灼術就成為最佳的醫療選項。
微波電燒灼術就與家中的微波爐原理相同,利用一根導線,進入病變組織的位置,以能量產生水分子後發出熱能,將肺癌組織煮熟,達到肺癌治療目的,減少病人開刀的風險或再次開刀對於肺功能的傷害。
而針對晚期肺癌病人,目前的趨勢為合併治療,例如化療加免疫、化療加標靶、標靶加免疫、標靶加標靶、免疫加免疫……等。陳崇裕特助認為未來肺癌的治療將會延續不同藥物合併治療的趨勢,另一個契機就是預期將在5月納入健保的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可望發現更多尚未被偵測的罕見突變。「目前已知的基因突變都有了相對應的藥物,病人將來會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能夠使用特殊標靶藥物治療。」
團隊創新用心 守護肺癌病人
為了優化肺癌精準醫學,有別於中南部其他醫院委外檢測,雲林分院提供院內親自執行的全面精準基因檢測,「以實惠價格鼓勵他們接受檢測。」
由於肺癌診斷與診療的創新與用心,有許多病人遠道而來求診,最遠甚至來自屏東、台東。他笑笑地說:「很感謝病人的信任。」為了避免他們舟車勞頓,每次門診陳崇裕特助都為貼心為病人安排好相關的檢查與治療,「讓他們一天內盡量完成,避免頻繁回診。」
創立病友會 提供公開資訊平台
抗癌之路需要理性與感謝的多元支援,因此,他創立了「肺肺揚揚」病友會,建立一個公開自由交換資訊的病友平台,已經匯聚近1,200名會員。「我希望大家交換治療心得、分享治療過程、發問討論,有正確的資訊管道,醫師與專家可以提供資訊與科學實證讓病人參考,避免他們誤食草藥或不明藥物傷害身體、影響癌症治療。」
「肺肺揚揚」病友會也串聯癌症肺長壽與希望基金會,資訊互通交流。陳崇裕特助強調:「全台肺癌病友與家屬都可以參加這個病友會,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透過網路詢問,每半年還會舉辦一次病友會,強化病友間的情感支持。」病人與家屬在診間忘記問的問題,或時間匆忙來不及提出的事項,都可以PO文詢問,團隊專業人士包括醫師、個管師、營養師、社工、心理師……等,會在24小時內回覆,幫助處理回診、醫療、心靈支持、社會扶助等各式問題。
肺癌已是我國十大癌症首位,國健署在2022年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幫助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陳崇裕特助提醒,肺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咳嗽,若是連續超過3周久咳未改善,一定要到醫院檢查,他也呼籲大眾戒菸,減少肺癌發生的風險!
陳崇裕醫務特別助理
- 現職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特別助理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醫學中心主任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企劃管理室主任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人體生物資料庫主任
- 學歷
-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業
- 臺灣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暨研究所博士畢業
- 經歷
- 臺臺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 臺大醫院胸腔內科總醫師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 臺灣內科專科醫師
-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專科醫師
- 臺灣臨床腫瘤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高壓氧醫學專科醫師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加護病房主任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副主任
- 專長
- 呼吸道疾病、肺部感染、胸腔腫瘤、呼吸治療、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一般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