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者年歲漸長,會發現歲月的無情不只出現在外觀及身體,有的長者會感到記憶力減退,部分長者經過神經內科的檢查後,會發現自己可能落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階段。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由認知正常逐漸演變成退化性失智症(Dementia,以下簡稱失智症)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根據統計,約有50%罹患失憶性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會在4年內持續退化成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以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為大宗,罹患失智症的人會逐漸出現記憶力及其他認知能力的退化,包含時間地點定向感、執行功能、注意力、語言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人際社交能力、甚至動作能力。失智症依靠藥物僅能延緩而非治癒,且照護或處理失智症問題的場所大多在家中,而非醫療場域。記憶力及認知能力的退化程度關係著日後長期的生活困難,對照護者負擔的影響不可小覷。因此,預防或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是失智症者及家屬最急迫關切的議題。
延緩失智症的方法
目前延緩失智症的方式有藥物治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NMDA受體拮抗劑)及非藥物治療。國內外研究顯示非藥物治療對延緩認知退化,維持生活功能具有一定的效果。目前已知保持健康的身體,食用地中海類飲食,固定運動,以及持續訓練大腦,對預防或延緩失智症有所幫助。
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到,美國的修女研究中,發現有些死後大腦解剖出有中度阿茲海默症退化的修女,在生前的生活功能,認知測驗並沒有太多或明顯的減退,這讓現代無法治癒失智症的人們發現,即便大腦內的澱粉堆積,神經纖維糾結,仍有機會盡量維持失智症者的生活功能。
如何透過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失智症呢?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進行。
• 進行啟發性休閒活動
研究顯示常從事動腦的啟發性休閒活動,與從事被動式休閒活動(如:看電視、聽音樂)比較,4年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低。啟發性活動如:閱讀、寫作、玩麻將或紙牌遊戲、參加義工團體或慈善活動等。簡而言之,就是盡量參與各項活動,若失智症者在家的生活型態閒散,家庭照顧者不妨安排社區活動,或到失智據點,這些都是很好的選擇。
• 使用記憶策略
1. 分類:請病人記憶一串詞語,練習以分類的方式協助記憶,例如記憶公車、橘子、蘋果、電視、報紙、輪船、榴槤、火車和手機。依交通工具類(公車、輪船和火車),水果類(橘子、蘋果和榴槤)和日常用品類(電視、報紙和手機),透過語意意義和概念整合協助記憶。
2. 圖像記憶:透過視覺編碼的方式記憶物,例如要記得公車、輪船和火車,可以想像一個跨海大橋,橋上有一輛公車,而下方有一艘輪船,遠方的鐵軌上有一輛火車。
3. 覆誦:失智患者家屬常抱怨失智患者同一件事情要問好幾遍,但其實這是他們保留記憶的重要策略,重覆編碼、儲存有助於固化記憶。對於輕、中度的失智患者,可定期安排覆誦地址、電話、家人名字、車牌號碼甚至宗教經文的活動。
4. 紀錄提示:藉由撰寫行事曆或便條紙,協助自己記得日常瑣事或細節,這雖然不主要靠大腦記憶,但記錄的過程,看到提示並回想事件(再確認),讓失智症可以用較輕鬆的方式提取記憶。
• 認知刺激
認知刺激治療(CST)由英國兩位教授,Martin Orrell 與 Bob Woods 開發及監督,適用於失智症者的團體活動。而個人化的認知刺激治療,也被證實可以有效改善失智症者與家人的關係,以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目前台灣並沒有執行該團體治療,但在安排輕度失智症者的活動時,不妨借重參考認知刺激的原則,例如:徵求意見但不求對錯;不只緬懷過去,更要帶回此時此刻,進一步與當下的狀況作連結與比較,可使用的方法如下:
1. 建立定向感:使用報紙或周圍環境的資訊,詢問跟暗中提示現在的時間、地點或天氣,不只是單純問答,這個目的就是導引失智症者觀察周圍資訊,引導到此時此地。
2. 討論時事:討論現在的新聞時事,以及討論這個新聞時事帶來的觀念,並可以提出這些新觀念與過去觀念不同的地方。比如說生育率下降,現代人為什麼選擇生得少,和過去相比有哪些觀念不同了?
我的人生故事:看看家人和朋友的舊照片和最近的家庭照片。說一說關於家人的有趣故事,和家人保持關係的技巧,個人對家庭的觀念。進一步可以請失智症者說出每個成員的詳細資訊,比如生日和出生地,或這幾年來這些家人的變化。
• 緬懷舊物
中度失智症者無法記得最近的事情,但可記得前幾年甚至是青年時期的事情,藉由過去的經驗、工作時期常用的物品、年輕時聽的流行歌曲、回溯以前過節的習俗和節目,使失智症者的大腦活躍,重溫當時的感受與經驗。
進行活動的原則
在照顧者安排這些活動時,必須先知道,失智症者的表現和一般人不同,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學習不會帶來進步,家庭照顧者要設計並且把閑散時間填滿,也是額外負擔,尤其當失智症者不想做活動,覺得無聊時,或是家庭照顧者覺得失智症者不專心、做不好時,也會覺得煩躁與喪氣。採用以下原則,平衡失智症者和照顧者的需求,會讓建立活動這件事維持得更長久。
• 活動的意義不在於做的結果,而在做的過程
活動過程中,失智症者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得到的微笑、對話、討論,比活動的結果(如:做得好不好)來的重要。
• 活動個人化,同時取材於過去的興趣與能力
安排活動需要考慮個人的生活故事,以及現在能力的程度,例如過去喜歡玩撲克牌或橋牌的人,現在可能無法完成複雜的活動,但是可以從撲克牌洗牌,或是看人玩牌得到樂趣。
• 活動必須要能喚回過去工作的感受
失智症者最能從事的是自己喜愛或過去工作經驗相關的事情,例如:農夫仍會從事拔草,家庭主婦需要列出要購買的物品並外出採買。
• 活動最好能夠刺激感官
若活動能刺激各種感官是最好的,例如:拔草可以讓失智症者踩到、摸到濕潤的土地,也能看到不同顏色的植物和果實。
• 活動需要他人的啟動或協助
當失智症者失去開始活動的能力,必須由照顧者先啟動,例如:備好菜品配料讓失智症者下廚。準備好蔥和椅子,示範並告訴失智症者該怎麼撿蔥。
• 活動可以很短
失智症者的注意力長短不一,當我們遇到持續注意力短暫的長者時,要接受他們就只能進行很短的活動,但照顧者可以靈活的設計在一天內重覆執行這些活動,例如閱讀、洗杯子。
• 到處都可以活動
生活當中任何小事都可以是活動,無論是談論時事、學業、婚姻,觀察茶壺的紋路,擺平衣服的摺痕都是活動。
================================================
顏雅玲心理師
- 現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 學歷︱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畢業
- 經歷︱
- 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 長庚醫院桃園分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