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老是忘記怎麼辦?淺談失智症照護

by EIC 23 9 月, 2023

撰文/3A護理師 吳建緯

每一個人都想要有一個精采的生活,但有些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憶力明顯變差,你也有過這樣的困擾嗎?不知道是正常的老化健忘現象,還是失智症找上門,日本老年精神醫學會副理事長朝田隆曾在著作提到,人過了60歲後,思考力、判斷力及智能會逐漸衰退,並讓人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得健忘,這是屬於一種因老化引起的正常良性健忘,不需要擔心,但如果是因為腦部疾病或阿茲海默症導致的大腦功能衰退,與良性健忘本質上的差異有所不同時,就必須擔心是否為失智症的前兆,若放任不管可能會導致惡化,這時就需要儘快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斷。

事實上,失智者的照護是照顧者極大的挑戰,患者的易變性格及突發行為變化,更需要照顧者以耐心與同理心面對,建議可以遵照以下的原則來調適自我:

• 盡量適應患者的行為,而不是想要控制行為。
例如:患者堅持要睡地板上,照顧者可以在地板上放床墊,讓他更舒服地睡覺。
• 試著理解患者行為的目的,盡可能適應他們。
例如:患者每天從衣櫥拿衣服出來,很可能是他們正在滿足忙碌的需求與成就感,並應尊重他們的私空間。
• 病程發展有可能今天的解決方式,明天已不適用,甚至不再有效,因此解決特殊問題的策略中,應發揮創造性與靈活性,並儘可能地鼓勵雙向溝通。

趁早評估及時治療

2014年一部美國劇情片《我想念我自己》述說了早發性失智症的故事。主角是大學教導語言學的教授、事業有成,然而患上阿茲海默症卻讓生活不得不停下腳步。英文片名《Still Alice》,或許是想表達即使個性改變,認不出人,但陪伴她的人要記得她依舊是從前的她,不要因為個性變了,和以前不同了,就剝奪她的生活、奪去她的名字,我們也要記得,當身邊的親朋被疾病奪去記憶後,也是彼此重新諒解的開始。
最後,大家最熟悉的失智症症狀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它的表現卻不僅如此,而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疾病,與患者本身的疾病、基因、環境、後續照護,以及藥物治療都息息相關。目前的醫學上並無有效的治療,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評估2025年後失智症患者將突破百萬,每個人的疾病進程不同,但相同的是造成家庭的隔閡、負擔。若發現家人開始忘東忘西,建議帶至醫院做完整的失智評估,透過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來評估患者的記憶力、病像感、執行功能、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狀況,依病程可分為輕、中、重度失智症,儘早就醫以免耽誤到後續的治療。

失智症患者的症狀分期

Step1:輕度失智
可獨立從事日常活動,且能駕駛與維持社交生活。輕微症狀包括:放錯眼鏡或提取物件名詞有困難、對於計畫或完成工作任務有困難等

Step2:中度失智
患者可能會忘記自家地址、無法回憶個人經歷、對自己所到之處感到困惑、可能會忘記自己的想法、無法進行對話、難以理解他人在說什麼等,溝通變得更加困難、甚至出現攻擊性、抑鬱、偏執、睡眠困難、重複的動作或語言

Step3:重度失智
溝通出現嚴重問題,無法與他人口頭交流。記憶力極度惡化,甚至有些人會臥床不起。日常生活中是需要照顧者大量協助完成所有事情

照顧失智者,這樣做就對了!

圖片:illustAC

部分的生活能力仍會保留、請讓患者做他會做的事情,如能自己洗臉、掃地、唱歌、說話等。而規律的作息、散步、曬太陽有助於改善情緒,參與家務能提高自我價值。
• 在安全的前提下,給予較多的自由,不要一昧的限制行動,減少對其控制,用引導的方式,並耐心傾聽。
• 設定生活作息表,活動需要有休息時間,活動時間需考慮失智者的耐受性。
• 飲食均衡、避免不易咀嚼的食物,適當的蔬果可避免便秘,且用餐時間及位置必須固定,避免認知上的改變。
• 衣著上選擇容易穿脫的衣褲,給予自主選擇喜歡的衣物,鼓勵失智者自己穿脫衣物,除維持生理機能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保有自尊。
• 家中的照明應充足、走道上避免雜物,以免失智者跌倒,用品貼上標籤方便取用且幫助認知。
• 保有他們獨立的生活、感受自我價值,參加活動、團體,陪伴園藝、下棋,規律的運動、伸展可以延緩失能及失智惡化,並請尊重他們的獨特性。

參考資料:
巫瑩慧(2022)・失智症照顧者和家庭的良方・健康世界,541,22-2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077059-202201-2 02201210012-202201210012-22-25
Caregiver’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Dementia Behaviors.. https://www.caregiver.org/resource/caregivers-guide-understanding-dementia-behaviors/

失智症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病人接受心理...

從診斷、治療到緩...

乳癌術後關懷不間...

癌症術後營養照護...

不小心農藥中毒怎...

小心中暑危機!給...

職業病的後遺症肺...

登革熱正在流行怎...

颱風過後找上門 ...

感染性傳染疾病的...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