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膽囊炎/ 膽結石飲食該怎麼吃?

by EIC 20 9 月, 2022

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推估臺灣人口約5 ~ 10%人有膽結石的現象,可說是國病了。40 歲以上女性的罹患率更高達25 ~ 30%,但是有7 成的人終生並沒有特別的症狀,有2成的人發生右上腹痛的情形,1 成的人則因結石堵住膽汁分泌而引起急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是膽囊突然、劇烈的炎症,它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急性膽囊炎多次發作可導致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所造成的損害最終會使膽囊結疤和收縮,直到它不再起作用。

大多數人從不去注意膽囊的健康,膽囊確實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和儲存膽汁,幫助身體消化脂肪的作用。但是與心臟、肝臟和腎臟不同的是,膽囊並不是保持身體健康和功能所必需的,即使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且出現膽結石的同時,一般人們也沒有意識到它存在問題。
醫學博士約翰馬丁說“大多數患有膽結石的人一生都不一定會出現症狀”,雖然飲食不會直接導致膽囊問題,也不會治癒它們,但注意你吃的東西並保持良好的體重可以防止膽結石的形成,並在患上膽結石時可避免一些不適症狀。已知治療慢性膽囊炎的方法是切除膽囊或去除或溶解膽結石的治療方法。然而,對於經常復發膽結石的人,認為有必要做到預防性的飲食。

.哪些人較容易發生膽囊炎?

  1. 女性
  2. 懷孕
  3. 採取節育或激素治療
  4. 60 歲以上
  5. 肥胖(非常超重)
  6. 經常吃大量高脂肪食物
  • 哪些人可能發生膽結石?
    1. 肥胖
    2. 女性40 歲後
    3. 糖尿病患者
    4. 經常激烈減重
    5. 肝硬化或溶血性疾病患者
    6. 有膽結石家族病史

愛減重又飲食不正常的女性們要特別注意,飲食應控制不宜禁食

當發生急性膽囊炎時需要去醫院接受治療,先採禁食並輸入靜脈營養,隨著病情逐漸轉好後採取低油飲食。高脂肪食物會導致
膽囊收縮,再次引發膽囊炎症狀。同時高脂肪飲食也可能增加您患更多膽結石的機會,把握住以下原則可降低風險:

  1. 定期運動(理想情況下每天活動30 分鐘)
  2. 飲食中富含纖維(存在於蔬菜、水果和全穀物中)
  3. 低脂飲食
  4. 超重者減肥速度不宜過快(每週不超過1至2 磅)

什麼是良好的飲食原則:

  1. 首先要維持理想體重
  2. 三餐宜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
  3. 烹飪方法選擇清淡,清燉、水煮、烤、滷、涼拌等方式,避免油炸、油煎。若要炒菜用油宜少油為主,植物性油為佳。
  4. 攝取低油、低膽固醇、適量蛋白質及高維生素的食物。
  5. 少吃肥肉、皮、高脂肪類的食物,必要時可用中鏈三酸甘油脂取代部分油脂,若長期使用低油飲食,應適度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E、K 以免缺乏。
  6. 肉類用來滷燉湯時,可先冷藏將上層油脂去除後再食用,飲用足量的水,遠離辛辣的食物及調味品,盡量不要抽煙、喝酒。
  7. 攝取不同顏色含高纖維的蔬果食物。

避免含油脂高的食物

如:全脂奶、鮮奶油、魚卵、油漬罐頭、三層肉、炸雞、雞皮、炒飯、炒麵、水煎包、油條、薯條、油飯、起士麵包、酥皮點心、洋芋片、蘿蔔絲餅、蔥油餅、花生、核桃、腰果、沙拉醬、芝麻醬、沙茶醬等。建議可以食用魚肉(深海魚肉含豐富的ω-3 不飽和脂肪酸)或大豆及其製品取代部份的肉類。

黃素華主任

簡介

現 職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營養室主任
學 歷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所碩士
經 歷
‧雲林縣營養師公會第四屆理事長
‧臺大醫院營養室組長
‧臺大醫院營養師
‧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組組長
‧門諾醫院營養組組長
‧部定講師
專 長
一般膳食療養、腸道營養、腫瘤營養、體重控制、老年營養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術後營養照護...

小心中暑危機!給...

感染性傳染疾病的...

遠距營養諮詢不用...

健康呷百二營養好...

癌症照護致勝關鍵...

預防癌症的良好習...

增強記憶力的營養...

為什麼血糖總是降...

孕期怎麼吃才營養...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