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專訪洪健清副院長 讓美好再次延續讓愛滋不再恐懼

by EIC 20 9 月, 2022

愛滋病過去曾是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早期更因民眾缺乏衛教知識、對愛滋病毒的了解不足,導致愛滋病患受到嚴重歧視。洪健清醫師卻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主動投入愛滋病治療及防治工作,早在12 年前就來到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雲林監獄愛滋病患的診療服務。今年8 月,洪醫師再次回到雲林分院,正式加入團隊擔任副院長一職,讓美好緣分再次延續。

出身偏鄉奮發苦讀

洪健清出生彰化縣二林鎮,家族世代務農,父親擔任小學老師,更自修考上法院書記官,努力改善家中經濟狀況。4 兄弟中洪
健清學業成績較佳,因此父親給予高度期待,他也不負眾望進入建國中學,經歷一次重考總算進入最高學府臺大,這也是二林闊別幾十年,第二位鎮民考進臺大醫學系,是鎮上的大喜之事。

進入臺大後,洪健清並沒有選擇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而是利用課餘時間努力打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我數理能力較差,所以成績十分普通,個性又比較內向保守,所以與同學的互動也少。」洪健清低調度過大學前4 年,卻在五年級起的臨床學習,找到了熱情。臨床過程中面對真實的病患,讓洪健清更加認真投入,成績也漸漸獲得提升,其中一位病患更改變了他的一生。

一杯咖啡改變一生

1986 年五年級的洪健清在臨床課程裡遇到一位外籍的愛滋病患,當時醫護人員和同學都十分害怕接觸他,進入病房還會穿上的
防護衣。但是根據研究,日常社交並不會感染HIV 病毒,因此對於這樣的孤立,洪健清十分不解。在未穿防護衣的狀態下,洪健清獨自到病房裡詢問他有沒有需要協助之處,病患告訴他,醫院裡頭咖啡店的咖啡很香,洪健清便幫他買了杯咖啡,「我還記得很清楚那一杯咖啡10 元,陪他聊了很多,也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過去父親希望洪健清畢業後開業賺錢,但臨床經驗卻讓他發現,有更多嚴重的病症,以及醫療平權的不足,需要去努力改善。擔任住院醫師第二年時,腸胃科病房的隔離房恰巧就住了愛滋病患,因此洪健清主動前去關心病患。當時臺大有位來自美國的
林惠仁修女,擔任義工的她負責照料愛滋病患,她發現到洪健清不只不害怕愛滋病患,還時常撥空來關心他們,因此私下推薦給當時擔任副院長,被尊為「臺灣愛滋病之父」的莊哲彥醫師。

貴人扶持肩負使命

1992 年美國剛好給予4個愛滋病學術受訓名額,莊哲彥副院長便推薦洪健清參加考試。美方一度質疑為何派當時最年輕、還在
擔任住院醫師的洪健清前往,幸好最高分的成績加上莊副院長的背書,洪健清順利前往美國進行一個月的受訓。「我那時已經結婚,且大女兒剛滿周歲,原本太太擔心我受感染,希望這次受訓後就別再接觸愛滋病,為了要去我當然一口答應,沒想到就這樣踏進愛滋病防治工作30 年了。」回憶起這個善意的謊言,雖然對太太感到很不好意思,但也相當謝謝家人一路的諒解與陪伴。

有鑑於國內感染科資源不足,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起感染科醫師接受研究訓練計劃,由中研院病毒學家何曼德院士主持「感染症臨床及研究訓練計畫」,期望醫師不只要懂得臨床處理,還必須做研究,提升醫療品質。第一期總共7 位醫師受訓,現任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就推薦了洪健清。計畫中與美國醫界密切合作,陸續安排學者來臺授課、指導,對於國內感染病醫師的培育有著巨大影響。

洪健清在臺大醫院內科主任的肯定下,升上主治醫師,並選擇在1997 年開始將所有重心投入愛滋病研究。雖然雞尾酒療法大大改善了病患的存活機率,但病患數卻持續增加,尤其2003 年透過靜脈毒癮而得到HIV 的病患激增,加上SARS 疫情,疾管局認為必須加速培養傳染病防治人才及熱帶醫學專家,因此2005 年,擔任感染科主治醫師第8 年的洪健清再次出國受訓,這次在歐洲待了一年,並且拿到了碩士學位。

▲洪副院長對於HIV 防疫超前佈署三大建議 圖片來源:中央社

與雲林第一次相遇

2006 年回臺後,洪健清發現雲嘉南地區靜脈毒癮愛滋病患相當多,尤其沿海地區情況更是嚴重。在一次討論會中,雲林第二監
獄的科長主動告知監獄內需要醫師協助為愛滋病患看診,洪健清義不容辭的答應,展開為期4 年的奔波時光。在當時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黃世傑院長、黃瑞仁副院長的支持下,洪健清在院內兼任醫師,每個月隔週五就從臺北開車南下。

「早上6 點半開到斗南剛好9 點,我總和助理先在交流道旁的超商吃完早餐,再前往監獄。那時雲林虎尾的第一、第二監獄,還有嘉義的鹿草監獄都去。看診後再將資料拿回雲林分院建檔,回到臺北都是晚上的事情了。」雖然舟車勞頓,但洪健清認為主動出擊,讓就醫不便的愛滋獄友能獲得諮詢與治療,意義非凡,現任院內的感染科林綺英主任也是從當時就一起服務至今的戰友。

深受感動加入團隊

今年7 月,正在剪髮的洪健清接到當時準備接任院長的馬惠明醫師來電,邀請擔任副院長一職,洪健清便回家與太太討論。巧的是,幾年前太太就曾詢問他,退休後有沒有考慮到雲林分院服務,因為父母在二林,岳母也住在臺中,可以就近照顧,因此這次的邀約馬上獲得妻子的支持。

洪健清回電給馬院長,好奇地詢問:「你是臺北人,為何選擇留在雲林服務?」馬院長侃侃而談,分享與前院長黃瑞仁教授以及院內同仁一起打拼的過程與理想,洪健清被深深的感動,隔天便答應邀約,趕緊安頓手邊各項研究工作,8 月正式來到雲林報到。「報到日我從計程車下車,真的被醫院大廳滿滿的鄉親嚇到!」洪健清回憶12 年前雲林分院的醫療量能仍在成長中,當時的黃世傑院長會在周末舉辦篩檢和健康課程,那時才會在院內看到比較多民眾。如今在大家的努力下,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獲得鄉親們的信任,才有現在這般光景。

洪副院長謙虛地表示,自己過去較缺乏行政經驗,所以還有很多需要學習之處,不過他相信在總院的支持、馬院長的帶領,以及過去歷任院長及團隊的打拚下,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必然可以擔任好「嘉南平原的醫療燈塔」的角色,往醫學中心之路邁進。而他也將盡力奉獻自己在醫療服務、研究及教學的專業經驗,讓院內擁有更完備的訓練和研究產出,加上未來虎尾院區的高齡醫學研究中心,以及斗六院區的雲林銀光樂活園區,將形成在地化的醫療特色,讓臺大醫院扎扎實實地落地生根,成為「在雲林的臺大醫院」。

You may also like

專訪老年醫學部主...

專訪營養室主任陳...

紅橋結合古色古香...

專訪秘書室主任廖...

專訪醫務特別助理...

專訪腫瘤醫學部陳...

專訪胸腔內科蘇冠...

歷史城區新風貌斗...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數位化血品調度平...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