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淺談肝臟手術

by EIC 20 9 月, 2022

肝臟有腫瘤,需不需要開刀?是不是有別的治療可以取代切肝?

肝臟腫瘤有分成良性或惡性腫瘤。大部分的良性肝腫瘤(如:血管瘤、局部結節性增生或肝囊腫)不太會有轉惡性的機率,也不需要面臨手術切除,除非有症狀,像是腫瘤過大造成壓迫、感染、出血……等。惡性肝腫瘤則有肝癌、膽道癌或是轉移性肝臟腫瘤,依照病人腫瘤的大小、位置、數量以及病人的身體狀況(如:年紀、共病或肝臟剩餘功能……等),來評估是否可以接受手術切除。

若無法切除者,臨床上目前還有其他替代療法,包括局部消融(電燒)手術、肝臟腫瘤血管栓塞及肝移植手術。肝細胞癌雖然是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但是卻只有少部分的病人可以接受切肝手術,因為大部分的病人肝功能都不佳。反觀膽道癌,這群病人的肝功能相對是正常的,所以比較能接受大面積的肝切除手術。

轉移性肝臟腫瘤的病人也是相對適合接受肝切除,最常被討論的就是大腸癌併肝轉移。這類的病人,肝轉移腫瘤切除可增加存活率。其他像是內分泌腫瘤肝轉移,也常規性的需要接受切肝手術。因此即使近期有許多其他替代療法,切肝手術始終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治療選項。

在接受肝臟手術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甚麼?

.腫瘤大小

小腫瘤且又在邊邊角角,則可以選擇小範圍切肝。腫瘤越大,術後復發風險會較高,應注意且定期追蹤。

.腫瘤顆數
若顆數很多但是都聚集在同一個區域,則可切小範圍的肝葉把腫瘤清除;若分布太廣,則必須評估拿掉的肝葉範圍;若切肝範圍過大,則不建議手術,可能考慮電燒或栓塞。

.腫瘤的位置
若在邊邊角角,則需要拿的肝葉較少且較小,若比較靠中間,則考慮切左肝或右肝,術後肝衰竭風險也較大。

.腫瘤是否靠近血管
若腫瘤靠近血管的主幹,會擔心沿著血管切除,拿不乾淨,復發率也較高。若傷到主幹,犧牲的肝面積相對變大,術後肝衰竭
機率也會提高。

.肝功能是否適合切肝?
除了一些基本的GOT、GPT 數值,外科醫師切肝前會評估15 分鐘綠靛基質氯化物(Indocyanine Green,ICG)代謝的數值,依照數值的結果來評估是否可大範圍切肝(如:右肝或左肝切除。)病患本身的年紀以及肝硬化的程度(Child-Pugh score),也會影響切肝的範圍,甚至有些人就無法接受切肝這個選項。

手術方式

目前手術方式有傳統切肝、腹腔鏡切肝及機器人手臂切肝。微創手術相較傳統手術最大的差別就是傷口較小且術後恢復期較短,對於術後疼痛也較傳統佳。因此腫瘤若不大或是腫瘤位置在比較淺的位置,則可考慮微創手術。

術後照顧

術後肝衰竭是本手術最嚴重且死亡率較高的併發症,主要的原因還是殘餘的肝功能不足。近期因術前腫瘤定位、術中切肝技術及術後照護技術的進步,術後肝衰竭導致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但術後支持性療法及監測術後肝功能,還是需密切注意。

射頻燒灼術(RFA) VS. 肝切除手術

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目前是跟開刀切除一樣對於肝癌是有達到根除性(curative)的效果,但是如何選
擇卻是一大哉問。

RFA 有可能可以經皮微創進行治療,不需進行傳統手術而達到根除性的治療,同時RFA 也能大幅降低手術出血、麻醉藥量、手術時間以及傷口疼痛和併發症風險等,術後一般也在一至三日可出院。但是RFA 也有它的極限,射頻消融所達到的治療溫度較低(60℃),所以如果鄰近低溫區如血液流動中的血管(37℃),則可能因熱量被低溫區帶走而影響療效,這是所謂熱沈效應(heat sink effect)。所以一般腫瘤在血管邊,或是在肺臟近氣管,腎臟近集尿系統,較少考慮傳統射頻治療。因為殘餘腫瘤
復發的可能性較高。

張菁芳醫師

簡介

現 職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學 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
經 歷
‧臺大醫院住院醫師
‧臺大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
‧臺大雲林分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專 長
一般外科、乳房外科

肝臟腫瘤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

肝臟移植簡介:手...

精準切片診斷,完...

頭頸癌治療全方位...

整合預防、認定補...

農業環境與職業健...

勞工健康臨場健康...

職能復健助力職災...

氣候變遷如何透過...

當心「老人殺手」...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