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高齡健康的社區介入

by EIC 22 3 月, 2024

撰文/神經部 張楷杰醫師

健康老化是現代人們共同的目標。各種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包括癌症與心血管疾病,著實讓我們的平均壽命逐漸上升,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否活得愜意,可能才是許多人在意的事情。電影「一路玩到掛」中,兩位癌末的夥伴,惺惺相惜的燃燒生命的最後光彩,令人十分動容。縱使我們的人生不一定能那麼的戲劇化,但至少也希望能夠保持健康的體魄,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隨心所欲。
面對高齡社會,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在社區老化的預防,有許多的團隊正戮力同心,針對長者健康的不同面向,進行調查與介入措施--包含家庭醫學部主導的雲健康計畫,在社區據點與廟口開講,向長輩宣導各種健康議題;神經部的阿波羅計畫、骨科部的骨鬆肌少症計畫、與精神醫學部的高齡疏離者計畫,則希望能讓長者們達到「吃的好、動的好、心情好」的三大目標。

高齡營養與咀嚼吞嚥

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亦有近200個社區長青食堂,照理說本地長者於飲食方面應當健康又充足,但事實上,各食堂所能提供的餐食內容與份量頗有落差。對此,幾位社區的照服員同表無奈:「物價大幅上漲,捐贈者變少」、「地點太偏僻,廠商都不想送貨」、「社區有得吃就好了,不要有意見,以免徒增麻煩。」
高齡者飲食失調的原因,即是口腔衰弱。雲林社區長者有極高比例屬於體能衰退之狀態,且社區長者大部分都有口腔咀嚼及吞嚥困難的問題,進而影響本身的飲食習性與營養不均。超過65歲後,有將近一半長者普遍牙口不好,口腔肌力退化的現象。長者因口腔肌肉與氣管功能較軟弱,當發生誤嚥時,存在著相對的危險性,有可能提高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
為了找出潛在咀嚼吞嚥障礙的長者,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結合院內神經部、牙科部、營養室,以及弘光科技大學語言治療學系,共組咀嚼吞嚥團隊,一起在社區教導訓練長輩的口腔衛生、吞嚥改善練習、咀嚼測試。牙科部負責教導長者們正確的牙齒保健知識,並且不辭辛勞將全套的診療椅設備搬到社區,只為了確定長者們是否存在牙齒、牙齒周圍組織或口腔黏膜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改善咀嚼的關鍵。語言治療師團隊提供專業的口腔訓練,透過舌頭體操、吹球運動、發聲訓練、嘴唇閉合訓練等等,來強化長者們的舌壓力、咀嚼力,以及吞嚥能力。牙科與語言治療相互配合,讓長者的牙齒健康與口腔肌力同步改善,才能夠讓長者們更加咬得動、吞得下。

雲林社區長者有極高比例屬於體能衰退之狀態,且社區長者大部分都有口腔咀嚼及吞嚥困難的問題,進而影響飲食習性與營養不均。

鐵骨金筋會動才會活

雲林縣有大量的農牧人口,絕大多數65歲以上的銀髮世代都終身務農,直到華髮蒼蒼依然在田野中勞作不輟;與都會中的高齡者相較,人們常覺得田野中的老農身強體壯。但事實上,長期的農務操勞總是重覆相同動作,除了使關節、肢體變形者甚多,也不見得能達成預防肌少症的效果。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在雲林各社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男性的骨質疏鬆盛行率高達22.4%,而女性更高達63%,亦即絕大多數的長者骨質疏鬆卻不自知。此外,社區長者中有3成以上患有肌少症,其中更有15.9%的男性及17.4%的女性為嚴重肌少症患者。若合併骨密度檢查的結果,則8.4%的男性有肌少骨鬆症,女性則是26.5%。老年肌少症會造成身體關節活動度改變,除了生活上的不便和疼痛,還會因手眼不協調而暈眩。
透過在社區推行運動介入的課程,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與體適能教練帶領,維護高齡者肌肉的質量與功能、促進關節的靈活性,進一步達到改善手眼協調、預防骨質疏鬆以及促進心血管健康的效果。

參與社區活動不孤單

不論哪個社區,都有許多長者自覺在生活中缺乏真正的陪伴。「晚上如果吃飽飯後,大家都跑光光,就只剩我一個人在客廳看電視。」、「剩下一個人在家裡就覺得空虛。」、「有時候人很多心裡也還是覺得很寂寞。」、「我覺得自己比較自卑,不敢主動跟人講話,人家也比較不會想跟我這種沒錢的講話。」都是曾經聽過的長者心聲。此外,健康狀況有時也造成長者的社會疏離,例如:「頭會暈,所以我會盡量不出門。」、「去旅遊很好,但是萬一有狀況,我自己麻煩也會造成全車人的困擾。」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團隊除了透過社區接觸長者之外,更走入家戶拜訪,提供初期的篩檢與關懷。透過社會疏離總分、孤寂感次向度分數、朋友互動次向度分數、外在互動資源次向度分數的分析,發現兩性在疏離議題上有顯著差異,各項測試的分數均以男性為高,顯示男性的整體社會疏離程度與上述疏離特徵高於女性,更需要投注資源、開發更新的方式去陪伴與關懷。

十全老人的幸齡人生

高齡者所面臨的照護挑戰,並不僅是某項單一疾病,而往往是全身性器官退化以及系統性慢性疾病的交織,造成在健康照護上牽一髮而動全身;過往國內以單一醫療科別為單位的照護模式,難以應對這種全身性的疾病或退化,需要轉向整合性的照護與健康評估。近年來,政府呼應國際潮流,大力推廣世界衛生組織的ICOPE評估方案,為高齡者進行全面性的評估。ICOPE透過整合性的篩檢、針對六大面向(體能、營養、心智、憂鬱、視力、聽力)進行早期診療來發掘健康有異常的長者,並且透過以社區為基礎的介入,提高長者的健康照護品質,延後其失能的速度。
臺大雲醫團隊配合政府對於整合性健康照護的政策方針,除各團隊原有之營養、運動、心情與心智介入之外,亦將不易於社區處理的健康問題,包括視力、聽力、泌尿、多重用藥、社會資源、癌症篩檢等議題,安排解決方案。透過通盤的考量老人的健康問題,才能讓長者重新成為生命的王者。

================================================

張楷杰醫師

  • 現職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主任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 經歷
    • 台灣神經學學會會員
    • 台灣臨床電生理學會會員
    • 台灣睡眠醫學會會員
    • ASEPA-ASNA Electroencephalographer
    • 臺大醫院神經部總醫師
    • 臺大醫院神經部住院醫師
  • 專長︱一般神經學、癲癇醫學、周邊神經與肌肉疾病、睡眠醫學
老年醫學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

肝臟移植簡介:手...

精準切片診斷,完...

頭頸癌治療全方位...

整合預防、認定補...

農業環境與職業健...

勞工健康臨場健康...

職能復健助力職災...

氣候變遷如何透過...

當心「老人殺手」...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