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預約美好告別 高齡長者緩和照護

by EIC 22 3 月, 2024

撰文/家庭醫學部 葉忻瑜醫師

80歲徐伯伯因高血壓、糖尿病長期於家庭醫學科門診追蹤。一個月前因肺炎住院,出院後深感體力大不如前,變得衰弱,日常生活需家人協助。住院時醫療團隊與徐伯伯本人討論過急救意願、鼻胃管置放等議題。徐伯伯希望能自己決策,詢問醫師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完成文件簽署。

圖片:Shutterstock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

台灣於2000年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1,針對︰經醫師判定,罹患之疾病無法治癒,且病程近期內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之末期病人,在臨終時得以選擇不接受心肺復甦術(CPR) 與接受緩和醫療照護。成年(滿18歲)且具行為能力之人,可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2,並可於健保IC卡上註記安寧緩和醫療意願,在生命面臨無法救治的末期狀態時,能免去無效之治療或急救所導致的痛苦。
癌症仍然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然而隨著高齡海嘯襲擊,慢性疾病的危害更不容忽視,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腎炎與腎病變及慢性肝病與肝硬化分別位居110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第四名、第九名與第十名3。慢性器官衰竭歷時病程長,病人常因為疾病惡化而反覆住院,緩和照護需求常被低估;因此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於2009年修法通過納入八大非癌末期個案(表一)且制定收案標準4,讓器官衰竭的個案有機會接受安寧療護,減輕患者及家屬負擔,也讓病人走得更有尊嚴。

衰弱老人安寧療護

「老年衰弱」不是疾病,而是一個臨床表徵,代表老人家處於一個失衡的健康狀態,當遭受外界壓力,會比正常老人更難以維持身體的恆定,進而導致後續的失能、跌倒、骨折、住院等不良健康結果的發生,不但會增加整體醫療花費也會加重家庭照顧者的負擔。根據國民健康署在2017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5,65歲以上長者有17.5%有衰弱風險,衰弱者的死亡風險比起許多單一疾病患者也較高。中央健康保險署積極擴大安寧療護政策,除原已納入照護之癌症與八大非癌疾病,自2022年6月起收案對象再度增列末期衰弱老人,符合國際安寧緩和醫療去疾病化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提升高齡社會老人的末期照護品質。
衰弱老人經臨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 CFS)評估衰弱已進展到極嚴重衰弱(第八級)及末期病況(第九級),預期存活時間短,也就是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時,建議進一步以SPICT(Suppor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Indicators Tool)評估提供適切的安寧緩和醫療。如果符合SPICT第一階段一般性指標,且符合SPICT第二階段針對「衰弱/失智」的指標,代表預後不佳,且可能有未被滿足的安寧緩和醫療照護需求,可以在既有的醫療照護中合併有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內涵,或可能需要轉介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提供適切的安寧緩和醫療6。

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約美好告別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保障末期病人於嚴重病況、死亡已不可避免時免去無效之治療或急救所導致的痛苦;然而不僅末期病人是辛苦的,還有許多疾病同樣讓人很辛苦,因此才會有病主法的誕生。病人自主權利法7已於2019正式上路。病主法保障年滿18歲以上的成人且心智健全者可透過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簡稱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簡稱AD)來保障自己在面臨5種重大疾病(末期病人、永久植物人、不可逆轉昏迷、極重度失智及其他政府公告疾病)時的醫療自主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21年的調查,國人不健康餘命已飆破8年,代表多數人臨終前飽受8年以上的臥床苦難。病主法討論的議題除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施行選擇外,諮商內容還包括維持生命治療(如輸血、抗生素使用等)、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如放置鼻胃管)等相關意願之決定。民眾可藉由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開啟家庭對話,除表達自己意願外,諮商過程也可緩解家人的擔憂與不安,真正達到生死兩相安的目標。

雲林分院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全社區的「五全」照顧模式。

結論

台灣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年齡增長,生理功能下降,越來越多的長輩步入衰弱階段,失能與死亡風險增加;提供衰弱老人全面照護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病人自主權利法藉由諮商開啟長者對於末期狀態照護模式、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意願之決定,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可保障自身的醫療自主權;同時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於死亡已不可避免時,尊重生命的自然性,免去無效之治療或急救所導致的痛苦,守護自己尊嚴善終的權利。

資料來源:
1.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 (moj.gov.tw)
2. 衛生福利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 簽署資訊 | 意願書下載 (mohw.gov.tw)
3. 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衛生福利部 (mohw.gov.tw)
4. https://www.nhi.gov.tw/ch/cp-2544-3c762-3258-1.html
5. https://dep.mohw.gov.tw/DOS/lp-5095-113.html
6.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編著(2020)。衰弱老人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指引https://reurl.cc/p1lrGb(p11-23)。
7.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189

=======================================================================================

葉忻瑜醫師

  • 現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 經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 專長︱婦女保健、安寧緩和醫療、老人醫學、慢性病控制、旅遊醫學、戒菸治療
老年醫學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

肝臟移植簡介:手...

精準切片診斷,完...

頭頸癌治療全方位...

整合預防、認定補...

農業環境與職業健...

勞工健康臨場健康...

職能復健助力職災...

氣候變遷如何透過...

當心「老人殺手」...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