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祕書室 林子涵副管理師

斗南鎮,過去為雲林最早開發的地方,也是雲林重要的交通樞紐,時至今日,依然不像斗六、虎尾那樣發展快速。也許有些人覺得可惜,天然的地利優勢,沒有為這裡帶來繁華榮景,但卻保留下古樸的氛圍、悠閒的步調、返鄉青年的期待,反而是我眼裡最美的小鎮。
斗南車站設於明治36年(西元1903年),稱為他里霧驛。「他里霧」為斗南的舊地名,最早是平埔族中洪雅族的聚落名,意思是「蒼莽草原」。大正9年(西元1920年)因地方制度改制,以在斗六之南的緣故,更名為斗南。昭和20年(西元1945年),改建為大斜屋頂磚造宮殿式站房建築,這也是臺灣日治時期改建的最後一個火車站。斗南車站主體為長形空間,因此形成不同屋脊高度的斜屋頂;大廳做成重簷,上方以四斜屋頂構成,下方屋簷出挑形成簷廊。斗南車站的建築形式以簡化的裝飾、簡潔的幾何線條表現出強烈日式風格,現為文化資產中的歷史建築。
由於交通貨運重心移轉,斗南車站旁原有的鐵道倉庫已閒置多年,雲林縣政府便於2017年開始規劃轉型,打造「他里霧文化園區」,包含生活美學館、雲林縣環境教育館、68電影館、他里霧漫畫館、他里霧繪本館。如今更注入了青年創業元素,形成創意與涵養的聚落,成為「他里霧微光草原聚落」。
斗南車站前中山路直直走下去600公尺,還有一處2009年公告為縣定古蹟的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昭和5年(西元1930年)興建的「斗南警察官吏派出所」。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主建築為典型日治時期清水磚木造廳舍,建築採寄棟造、切妻造混合,正門山牆有稱為「鮑魚飾」的橢圓形勳牌裝飾。後側的分局長室、戶政事務所、刑事組為木造建築,拘留所為磚造建築。各建築座落為迴廊中庭空間形式的辦公廳舍,在日式建築中是相當少見且珍貴的建築群。歷時4年修復,於2020年正式開幕營運,還有在地的咖啡及甜點店進駐。可惜的是營運不久即受疫情影響,直至今日都還未重新開放。未來希望能有更多人看見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的重要性,讓老房子說出自己的新故事。
斗南美食攏底加!
來到斗南,除了古建築之外,千萬別錯過了各色美食,讓美食帶路人——林子涵,帶您品嘗斗南的人間美味。
• 米糕甲
以一個雲林人的觀點來看,北部的米糕像油飯,南部的米糕像加了肉鬆的滷肉飯,而中部的筒仔米糕才是雲林人「正統」的米糕。先在容器底部鋪上肉燥,再覆以潔白的糯米,蒸熟後一定要用刀子在筒的邊緣快速劃上一圈,再倒扣取出;另外還要配上排骨酥湯,鮮甜的冬瓜、燉到軟爛的排骨酥,絕對令人齒頰留香。
地址:斗南鎮中正路96號
• 文元街陽春麵臭豆腐
這間店沒有招牌也沒有店名,老闆就在攤子上面寫著大大的6個字「陽春麵臭豆腐」,所以當地人都叫這間店「文元街陽春麵臭豆腐」。招牌的陽春麵布滿了肉絲、木耳、白菜、麵條,配上濃郁湯頭,吃起來一點都不陽春。
地址:斗南鎮文元街22號
• 斗南炸饅頭
這家店更酷了,沒有招牌、甚至連店名都沒有,但卻天天大客滿,營業時間為晚上9:30到隔天早上5:00,各式炸饅頭、豆米漿、蛋餅、蘿蔔糕都是它們家的強項,而且都是親民的銅板價。
地址:斗南鎮中正路117號
• 斗南圓環當歸鴨麵線
開業超過30年的斗南圓環當歸鴨麵線,最厲害的當然就是當歸鴨麵線,鴨肉吃來軟嫩不柴,不愛麵線可以換成冬粉,鴨肉也能選多肉有嚼勁的鴨腿肉;湯頭完全以純中藥材、高湯熬煮而成,香味濃郁好入口。
地址:斗南鎮福德街69號
• 尚豆咖啡
人煙稀少的斗南後站有一間小小的咖啡店,它是斗南在地30年的尚豆咖啡。店裡沒有網美打卡牆、沒有浮誇的早午餐,只有專注於咖啡本質,真誠做好每一杯咖啡的咖啡師。
地址:斗南鎮新生三路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