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歷史城區新風貌斗六行啟記念館

by EIC 30 10 月, 2024

撰文作者 / 醫療資訊室 蔡介文資深管理師

斗六車站附近有一棟以日式紅磚黑瓦建構的會館,若您恰逢周日來訪,廣場前經常舉辦著在地小農市集,這兒是斗六市民重要的集會事務空間,也是鼎鼎有名的行啟記念館。

斗六行啟記念館興建緣由
日治時代日本天皇首度任命文官出身的田健治郎為台灣總督,卸任前,他積極規劃日本大正天皇嘉仁到台灣「行幸」(日本天皇巡視稱作「行幸」,皇太子、皇后等其他人巡視稱作「行啟」)政治與經濟建設,以彰顯其任內的治理績效。但當時大正天皇生病,故由攝政的皇太子裕仁「行啟」台灣,堪稱日本治台史上最高位階皇族的巡台之行[1]。1923年4月間裕仁皇太子的台灣行啟,可謂當年台灣最重大的政治盛事,為期12天的「東宮行啟」之旅[2],以搭乘特造的台鐵花車作為交通工具,途中行經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

左圖:大正15年斗六記念公館(林保寶,1998)。
右圖:作者於2024年2月17日所拍攝的斗六行啟記念館外觀。

關鍵人物吳克明發起興建
吳克明是台灣領清時期最後一年的秀才,也曾經是雲林的首富,名列台灣十大家族之一。22歲那年參加縣學考試,高中秀才,不過這一年為甲午榜,正是清廷在台灣舉辦科舉的最後一榜,隨後中日甲午戰起,台灣割日,也中斷了吳克明的清廷科舉之路。
斗六行啟記念館的肇建,是由吳克明發起與地方鄉親捐款和官方共同集資而成。雖當時裕仁皇太子未能至斗六郡視察,但為記念裕仁台灣行啟事蹟,同時也希望作為當地居民公共因集會、學習、宴會、表演等需求聚會的空間。落成於西元1926年(大正15年)斗六記念公館(「紀念」日文漢字寫法為「記念」)。因此「行啟記念館」成為日治時期特殊的產物,就如同台灣光復後各地方興建「中山堂」、「中正堂」般具有相仿的意義[1]。

建築物特色
行啟紀念館為一字型、不對稱(左短右長)、磚木混造(磚砌承重牆與木造屋頂)建築,中間為兩層樓的洋館,兩翼為日本間,全棟皆是磚砌承重牆與木造屋頂,磚牆採用日治時期常見的荷蘭式砌磚法,可以看到一整排皆長邊,上下相鄰一整排皆短邊的砌法。在洋館一樓原先有天花板,二樓為辦公休息空間,修復時因防震考量,故將天花板打通增建鋼骨構造。行啟記念館同時擁有歐風洋館與日式兩種風格建築元素,別具特色[3]。

行啟記念館主結構為承重磚牆(下圖)與木桁架(上圖),窗型均採大面積的長條窗,通風與採光極佳。

舊城區風華再現
歷經98年,這兒曾一度被列為蚊子館,後經縣府文化處斥資400多萬元整修,變身為「斗六市公民會館」,同時也對外招募經營團隊進駐,以舊建築空間活化與再利用的角度出發,作為在地產業行銷、城市青年創作及創業基地,並以在地行動、在地思考為主軸,結合平民藝術、文化創意、生活在地學等3個層面,進行空間場域再利用與經營規劃;且透過連結現有文化據點與協作整合平台的共同參與,透過共享旅遊資源與館舍志工培訓經驗交流提升館舍曝光率,以行啟記念公民會館歷史作為底蘊,透過舊城區各夥伴的協力合作、帶動青少年社區志工體驗與學習,為斗六在地文化注入一道活水[4]。

帶您尋找斗六在地美食

臺米菜飯(TAI MI RICE)
位於行啟記念館前,是一幢紅磚建築,早期為日治時代警察宿舍,目前已是斗六市人氣美食與網美拍照熱點。在充滿懷舊氛圍的用餐環境下,享用老闆以雲林在地食材、古法炭炒的高麗菜飯,不禁讓人回想起阿嬤年代的味道與場景。


• 崑師傅日式車輪餅
有別一般主打脆皮車輪餅,崑師傅採用戚風蛋糕鬆軟的外皮搭配爆漿餡料,一口咬下口口滿足,尤其推薦有著多層次口感的巧克力搭配奶油加上花生,以及又香又辣的手炒客家菜脯口味。每樣口味都是當日新鮮現做,讓人感受到老闆的用心。

You may also like

專訪老年醫學部主...

專訪營養室主任陳...

紅橋結合古色古香...

專訪秘書室主任廖...

專訪醫務特別助理...

專訪腫瘤醫學部陳...

專訪胸腔內科蘇冠...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數位化血品調度平...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