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人事室 謝佳佑管理師
在臺灣的旅遊指南中,日月潭和阿里山一直都是指標性的必訪景點,來臺灣沒有去過這兩個旅遊勝地,等於沒來過臺灣,而到了日月潭更是不可不訪矗立在日月潭旁的涵碧樓。涵碧樓由蔣公行館改建而來,採會員式管理,一般散客入住一晚至少萬元起跳,如夢似幻的池畔景致、低調奢華的飯店風格,吸引無數權貴富豪前來。在許多人心中,「涵碧樓」這三個字稱得上是富貴與權勢的代名詞。
然而,您一定不知道,在雲林縣斗六市的頂城街,也有一棟被斗六鄉親戲稱為「瘋寶仔樓」的涵碧樓。獨資興建此樓的婦人陳林氏寶,不論是發跡經過,或是在當時公務員月薪平均約為30元的年代,一口氣豪灑32萬日幣建造雲林縣唯一一棟西班牙式洋樓風格的三層樓建物,都是當地耆老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要了解這棟在歷史中風華一時的斗六涵碧樓,就必須將時光倒轉回1895年。當清朝將臺灣割讓予日本後,日軍於接管的過程中,遭遇了無數次臺灣人民的群起抵抗,並發生了多起屠殺事件。根據斗六市誌的紀載,發生在西元1896年的雲林大屠殺事件中,日軍集結了大批軍警針對斗六以東55個村落展開無差別屠殺,影響甚至擴及鄰近的台中、嘉義、彰化、鹿港等地區。在雲林大屠殺事件過後,日本政府對臺灣各縣市進行了全面性的田產調查登記,並張貼出告示,規定擁有田產者必須在期限內向日本官廳申報耕種土地的資料。斗六市民對於日軍燒殺擄掠的惡行心有餘悸,因此對申報耕作田產的用意不僅感到懷疑,甚至畏懼恐慌,為了以防萬一,數位地主聯合起來,將自己名下的土地虛報到喪偶不久的陳林氏寶名下,如若日本軍政府欲對地主不利,自己就可謊稱是陳林氏寶家中的佃農,一旦發生要針對地主處分甚或斬殺的情況時,亦可藉此逃過一劫,於是陳林氏寶一夕之間就成了擁有三百多甲土地,富甲一方的大地主。
未曾想到,日本軍政府在占領臺灣後,初期使用懷柔策略來攏絡各縣市地主階級人物,陳林氏寶也因此享有跟其他大地主一樣的優惠與禮遇,她開始利用各項對於地主的禮遇政策為基石,在商業場上大展才華,充分運用手邊的人脈及各種資源發家致富,成為了雲林制霸一方的大商人,其權勢據說直達當時的總督府(現今的總統府),並被登錄於名人錄中,當時人稱「女丈夫」。後續她又透過總督府的人脈,在民國8年(西元1919年)延請德國當代有名的建築師,耗時3年建造出占地七百多坪,深具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價值與視覺美感的「家」。
在日治時代建造出如此奢華的建築物,日本人怎麼可能不眼紅,只是令人遺憾的是,日本人竟以此樓的地下室作為拷問犯人、關押俘虜的處所,使得這棟造價昂貴、裝潢奢華無比的豪宅蒙上陰影,直到約民國66年時,此樓租借給商人經營餐廳,並將其命名為「涵碧樓」後,這棟見證了斗六市百年榮枯的三層樓洋房,才有了較為雅致的名稱。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民國77年國家政策調整,家道中落的陳林氏後代面對土地稅高漲無力支付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將這棟擁有「臺灣四大建築物之一」美譽的建築物拆除,改建為一棟棟的公寓大樓,因此現今斗六市區已無法再見到雲林涵碧樓的實體。但在重新整理過的日治時代警察宿舍街區,也就是現在的「雲中街生活聚落」內,藏身於80年日式老宅的凹凸咖啡館旁邊的墻體上,繪有這棟歷史建築物,供來斗六一遊的訪客們,邊喝著咖啡,邊緬懷著這棟只要從斗六橋跨過雲林溪,進入斗六公園散步的民眾,都可以看到的,曾經繁華富麗的指標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