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專訪小兒心臟科特聘主治醫師 王主科教授小兒心導管權威 完整心臟缺損孩子的未來

by EIC 22 3 月, 2024

投身小兒心臟專業超過30年,王主科教授手巧、心細、人暖,持續接軌國際最新術式,台灣小兒心臟心導管常用的術式,如心房中隔缺損及心室中隔缺損心導管修補術等,都是由他引進台灣。最新的經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TPVI),王主科教授更是全台唯一取得教學認證許可的專家。獲獎無數的他,將心力投入傳承經驗,培養年輕醫師接班團隊,期許有更多熱血毅力兼具的新生代接棒,持續守護孩童健康!

「其實我本來想要當律師的。」王主科教授笑著說,老家鄰居是一名律師,因為收入豐厚,讓他也想成為律師。然而,母親鼓勵他讀醫科,選擇對社會人群有貢獻的職業,於是在台南一中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進入臺大醫學院就讀。
R3(住院醫師第三年)那年,王主科教授被分派到心導管室學習,師從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呂鴻基教授,「那時候呂教授很忙,便請擔任主治醫師的學長來教導我們。」就在此時,王主科教授「很會找血管」的天分被眾人發現,呂教授也注意到他,於是遞給他一捲介紹心導管氣球擴張術的手術錄影帶。後來在呂教授的指導下,王主科教授根據影像於1986年完成台灣第一例心導管氣球擴張術,順利地以心導管擴張肺動脈瓣,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之後,在他擔任總醫師時,醫界興起一種新穎的彩色超音波技術,台灣尚未引進,呂教授便送他到日本學習,回國後成為台灣第一個具備彩超專業技術的醫師。1994年又率先引進「補心傘」治療手術,治療心臟缺損的病人。
1986年,王主科教授被派到沙烏地阿拉伯服務一年,於吉達法德國王醫院擔任小兒部顧問醫師,當時該國沒有醫師會做介入性心導管治療,他在當地執行第一個心導管治療案例後,還登上當地報紙,成為醫界揚名海外的台灣之光。
不過返台後飛漲的物價讓王主科教授「大驚失色」,他還記得:「離台前臺大醫院附近的房價是一坪8萬,回台後變成18萬。」當時一心想要開業的他,決定轉戰其他醫院。但不過短短幾個月,就被呂教授「道德勸說」找了回來。呂教授認為王主科教授是難得的人才,做兒童心導管手術很有慧根,「錢可以少賺,台灣卻不能缺少一位優秀的心臟科醫師。」勉勵他好好往兒童心臟醫學發展,自此開啟了王主科教授在心導管領域的傳奇之旅。

堅持研究創新,引進國際新術式的先驅

行醫以來他始終維持著認真學習、創新研究的精神,每年都自費赴歐、美參加各式與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相關會議、講座等,藉此獲取並學習最新心導管治療技術。最新導入的TPVI(經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王主科教授是台灣唯一具備教學執照的專家,得以在國內外授課,並受邀於菲律賓進行了該國第一例的TPVI手術。

2024年1月30日王主科教授帶領的臺大醫院先天性心臟病之肺動脈瓣功能重建團隊榮獲第26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歷經逾30年的奉獻,王主科醫師獲獎無數,2023年9月獲「國際先天性及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心導管醫學會」(CSI Foundation)頒發終身成就獎,更是肯定了他的努力。CSI在2017年開始設立終身成就獎,每年僅表揚一位在該領域貢獻卓越的專家,王主科教授很開心透過他的獲獎能讓台灣的醫療實力被世界看見,更自豪於由6名醫師組成的臺大團隊小而美、小而強的堅強實力!
王主科教授認為臺大體系鼓勵創新研究,帶給他的快樂與成就感是最棒的,「臺大非常的Open-minded (心胸開闊),這使得我們能夠不斷創新、創造許多台灣的第一。現今,台灣所有的小兒心臟科創新術式,都是我率先施作的。」同時,他也肯定臺大醫療團隊的優良傳統,即「以病人的福祉為優先!」
以先天性心臟缺損的病人為例,王主科教授指出,相較於外科手術開刀,心導管治療後2至3天即可出院,而開刀手術則需要躺床一周,其中3至4天在加護病房,並需鋸胸骨以及使用人工心肺機,對病人來說太過折騰。因此,面對心臟病患者,臺大始終將心導管治療視為首要選項,只有無法進行心導管治療時,病人才會被轉介至外科進行手術。「一切都聚焦在病人的最佳權益。」他補充說。

小兒心導管手術,值得更高的健保給付

投入小兒心導管治療,除了使命感,更要耐熱負重、耐心十足!王主科教授表示進入心導管室必須身穿沉重的鉛衣來降低輻射影響。「早年的鉛衣重達10公斤,經常一穿就是一整天。」由於小兒的血管較為細小,心導管手術的難度相對於成人更高,且小朋友無法像成人般溝通,一旦感到疼痛便可能哭鬧,因此必須不斷安撫,這使得治療過程更加耗時。王主科教授表示:「常常我做一台手術,隔壁的心導管室已經完成了4位成人的治療。」長時間待在心導管室累積下來的職業病,造成他的腰椎受損,他坦言:「有時候站久了尾椎便會隱隱作痛。」
儘管小兒心導管手術難度高、耗時長,但小兒心導管手術的健保給付卻遠低於成人。王主科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小兒心導管手術救了一個孩子,延續生命數十年,貢獻這麼大,但健保給付卻是成人的幾分之一。」相較與國外兒童醫療給付,美國加成給付,日本一歲以下孩童手術給付是成人的2至3倍,他認為台灣醫療與健保系統、心態都要改變,否則若干年後,台灣孩童可能會面臨沒有小兒科醫師可以施作手術的窘境。

持續教學培養團隊,以技術傳承為職志

因此,即便已從臺大醫院屆齡退休,但深感體力還能負擔,他便想繼續從事教學工作,為台灣培育更多小兒心臟專科人才。這一次,王主科教授接受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邀約,擔任小兒部特聘主治醫師,除了教導不分科住院醫師(PGY)、協助小兒科醫師為困難個案找出最佳醫療方案,也會傳授醫療團隊執行心導管手術的技巧。他謙遜幽默地說:「現在手還沒有發抖,在雲林分院持續教學、培養團隊、技術傳承比較重要。」

王主科教授不定期開課,為PGY醫師及住院醫師講授小兒心臟病例與解析治療方式。


其實,王主科教授不僅在醫療與教學領域上有著傑出表現,他也是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該基金會自1989年起即開始推動學生心臟病篩檢防治計畫。這項計畫在台北實施已超過20年,近年來更擴展至宜蘭、台中和雲林等地,發現許多從未被診斷出來的先天性心臟病學童,推進及早檢查、及時就醫的效益。今年王主科教授也將攜手小兒部周弘傑主任、林杏佳醫師在雲林進一步執行篩檢防治計畫,也就是除了原先的心電圖、心音檢測外,再結合心臟超音波,提高心臟篩檢的準確度。
其實先天性心臟病都是有跡可循的,他提醒父母,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天,若發現小孩嘴唇會發紫、發紺、哭的時候嘴唇更紫,或是會很喘、吸奶吸不下去,很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此外孩童若是生長速度比同齡慢,且呼吸較快、運動較差,都建議盡早到醫院評估篩檢。
在心導管手術領域,王主科醫師認為技術已接近極致,未來他會專注發展換瓣手術,將目前已能執行的置換肺動脈瓣,擴展至換三尖瓣、二尖瓣,造福更多先天心臟缺損的孩子!

跨海神救援的1分鐘奇蹟 在王主科教授的帶領下,臺大早已是亞洲地區小兒心導管手術領頭羊,因此他常受邀至國外教導新術式或執行手術。「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日本幫一名日本女孩做手術。」他進一步解說,當時一位日本醫師為一名患有心房中隔缺損的女孩進行了3次手術,修補都失敗,最後只好向他求救。王主科教授飛到日本進行手術,只花了1分鐘就掛妥關閉器、成功補好缺損處。數年後女孩長成少女,考上護理學校,還特地以英、日語寫信給他,感念當年的救治。

王主科教授

  • 現職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心臟科特聘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兒童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 學歷
    • 臺灣大學醫學系
    • 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 經歷
    • 臺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 臺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
    • 臺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講師
    • 德州兒童醫院小兒心臟科研究員
    • 沙烏地吉達法德國王醫院小兒部顧問醫師
    •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
    •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住院醫師
  • 專長
    • 小兒心臟專科、心導管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心導管

You may also like

專訪老年醫學部主...

專訪營養室主任陳...

紅橋結合古色古香...

專訪秘書室主任廖...

專訪醫務特別助理...

專訪腫瘤醫學部陳...

專訪胸腔內科蘇冠...

歷史城區新風貌斗...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數位化血品調度平...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