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營養室 潘鶴佳營養師
雲林於全國各縣當中,農業發展最為蓬勃,轄區內務農人口將近全縣市百分之五十,稱之為台灣的後備糧倉一點也不為過,2013年雲林農業博覽會選定於虎尾高鐵特區,全縣二十多個鄉鎮總動員,為的就是將農業大縣的亮點大放異彩,讓國人都能感受到雲林縣的軟實力,歷屆縣長將農博精神比喻為如同聯合國「里山倡議」的精神,願景是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我們到達虎尾農博的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利用大自然產物(竹子),搭建的休憩區屋頂支架,讓整座棚架顯得自然,柔和了水泥冰冷的溫度,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不顯突兀;木棧橋的兩側以人文科學的交錯而成,牛軛湖池畔,擁有著自然溼地與水鳥棲息的生態,建構起多樣化的生態系統,這樣的服務和價值進階整合傳統知識與現代科技,更是與雲林縣大家長謀求新型態的協同經營體系相互呼應;虎尾農博生態園區的六大核心:和諧環保、安全食品、平衡生態、自信文創、永續生存、深耕教育,這些訴求都印製於導覽圖上,讓每位遊客、學者或團體人士,都能迅速掌握到虎尾農博立意的宗旨。
園區內的道路,是莽草掩蔽的羊腸小徑,有著原始森林的味道,伴隨著農間小路的樸實感,園區的中心有著大型藝文活動的表演舞台,一樣利用竹子築起天穹,而走向厚實的木棧道彷彿是眾星雲集的伸展台,巧妙襯托著園區的姿態美;虎尾農博最大的特色為示範農業,將早年耕種的器具或是現在化的農機設備,都展現給各個遊客大飽眼福,寓教於樂是教育的最高層次,利用農塘及林地,匯集而成人工濕地,將整個生態園區養護成環境教育場所,維持低碳構築,有著環境洗腎機(利用廣大的濕地、生態池、污水處理系統)呈現自然農園的環教理念,於農博相鄰的阡陌道路,每當秋天入冬之際,建成路上有著數以萬計的美人樹,另類冬天的櫻花大道更把綠色農博,點綴如一抹胭脂,迷人般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虎尾農博是軟實力,那硬底子則為當今高鐵特定區―雲林國際農機,我們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品質優良的農產品,就必須要有先進的農業科技,每年一期一會的農業盛事,正是由雲林主辦農機特展,打造科技化的政策,強化在地農業的競爭力,農產品的優化提升,無論對於外銷出口或是內需市場,都是一項福音。以往以農業大縣聞名的雲林,無論是都市化進步的實力,或是工業發展的競爭力都較不為人知,然而雲林縣透過科技農業,導入綠能低碳,點石成金,讓人看見不一樣的虎尾,讓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立足在虎尾這塊土地上的每位鄉民,都能舉起大拇指,驕傲地為自己說聲:「讚」。
民以食為天,想必是句耳熟能詳的諺語,我們都知道農家起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飽食三餐是極為重要,「阿世香菇肉羹」是虎尾美食之一,也是飄香超過一甲子的小吃,除了有令人垂涎三尺的招牌香菇肉羹外,還有滷肉飯、豬腳及鴨肉便當,一早七點開門營業的職人精神,乘載著虎尾老字號小吃的頭銜,也是老一輩的記憶傳承,更是年輕世代所嚮往的懷舊老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