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我「藥」出國玩!旅遊醫學「藥」注意!

by EIC 19 1 月, 2023

撰文/藥劑部 彭虹迪藥師

隨著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各國也開始開放國門、鬆綁邊境,讓許多喜歡出國的民眾迫不及待,也有不少民眾打電話來藥品諮詢室,詢問旅遊醫學門診的疫苗,以及出國要準備哪些藥品,或者關於COVID-19疫苗施打等相關問題。在後疫情時代出國旅遊,許多必備物品千萬不能忘記,必帶物品建議:退燒藥、止咳、腹瀉藥、抗過敏藥、快篩試劑、體溫計、防疫茶、口罩、酒精。

關於出國要帶的藥品,民眾可以依照下列原則來準備:

• 長期用藥應備齊:

平日長期使用的血壓、血脂、糖尿病、心血管及氣喘等用藥,應事前準備足夠藥量,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者,如預計出國超過1個月,可憑機票等證明文件多領一個月的藥物(最多可領3個月),並以隨身行李攜帶,以免託運遺失或延遲送達,甚至可攜帶兩份(一份自己帶,一份交給旅遊同伴),以防遺失。此外,應同時攜帶藥品清單、處方箋影本及藥物過敏史等,作為當地就醫參考。另外像是緊急使用的急救藥,例如:氣喘發作的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心絞痛發作時使用的硝酸甘油舌下錠等,也務必隨身攜帶。

• 常用藥品備安心:

常用的鎮暈劑,如:暈車及暈船藥等,應於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分鐘服用;胃腸用藥如:止瀉劑、助消化劑、消脹氣劑及制酸劑等;解熱鎮痛劑,用於發燒或各種疼痛,除了口服藥外,也包含外用藥膏或貼布;若不幸於國外染疫確診,症狀治療用的止咳化痰或抗組織胺等感冒用藥則相當重要;前往東南亞或是非洲、中南美洲等濕熱地區,防蚊液及昆蟲咬傷治療用藥也別忘記了。若是要去爬山或去海拔較高的地區,也可以準備高山症藥物。其它像是眼藥水、保健食品、外用抗生素等個人藥品,也可以一併整理,以備不時之需。

• 攜帶簡易救護包:

可準備簡易的外傷救護包,如:剪刀、紗布、酒精棉片、優碘、棉棒及OK繃等。

• 需明瞭帶藥規定、藥品儲存與攜帶方式

各國對攜入藥品之出入境管理不同,特別是含鴉片成分藥品(少數鎮咳藥水亦含鴉片成分,請特別留意),民眾若須攜帶管制藥品或處方藥入境他國時,需備有診斷證明書或處方箋影本等證明,若屬第1至3級管制藥品,則務必攜帶食藥署開立的證明文件,因登機安檢需求,建議準備一份英文病歷摘要、處方箋和藥品一起隨身攜帶,必要時可於出國前至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的「旅遊資訊」查詢,了解入境當地國是否有特殊規定,以免誤觸法律。至於藥品的儲存與攜帶方式,一般不需冷藏的藥品,需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小背包內,避免太陽直射,搭飛機時應置於隨身行李,以防在高空中溫度變化。若有需冷藏的藥品,應準備保冰容器以確保藥品的品質穩定。胰島素注射針劑應帶上機艙內,切勿放在行李箱,以免貨艙溫度過低而結凍,開封後可室溫放置4~6週(依品項不同)。隨身藥品在旅行途中應置於隨身皮包或小旅行包,避免放在大行李箱內,以防緊急需要或遺失。

• 疫苗防疫與預防藥物不可少

除了COVID-19外,各國也可能有其他傳染病正在蔓延,提醒民眾可於出國前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當地旅遊疫情資訊及相關建議,並採取適當預防措施,防範病毒侵襲。出國前2至4週可至「旅遊醫學門診」,由專業醫師提供當地流行傳染病的防疫建議,評估是否需要接種疫苗或使用預防瘧疾藥品,常見的疫苗預防接種像是: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小兒麻痺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等,建議至少在出國前2週就完成接種,疫苗才能發揮保護力。對於瘧疾的預防方式為:正確採取防蚊措施,並服用瘧疾預防藥物,一旦出現發燒等疑似症狀,一定要立刻就醫。

此外,旅途中或返國時,曾有發燒、腹瀉、出疹或呼吸道不適等疑似傳染病症狀,請於入境時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21天內,若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若是民眾對於旅遊醫學用藥有任何問題,也可以詢問醫師或藥師。有了萬全的準備,才能讓出國旅遊玩得安心又開心!

Q&A

Q: 我要如何取得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
A: 依據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可先行確認前往國家的相關規定,並採下列方式之一取得證明文件:
1. 填列完整西元年、護照號碼及同護照之英文姓名等之「COVID-19 疫苗接種紀錄卡」。
2. 由 COVID-19 疫苗接種院所開立之英文版診斷證明書(註記疫苗接種紀錄)。
3. 前往國內 32 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將 COVID-19 疫苗接種紀錄登載於「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
除了上述 3 種紙本證明外,還有更方便的選擇——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有兩種國際格式可供選擇,分別是歐盟規範(EU格式:歐盟會員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及泰國等76國)及Smart Health Card規範(SHC格式:美國、日本、加拿大及澳洲等)。欲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的民眾,可掃描QR Code至衛生福利部官網數位證明專區查看更詳細的說明。(以上為截至2023/1/19最新訊息)
 
Q: 接種COVID-19疫苗與其他非COVID-19疫苗要間隔多久?
A: 截稿前的最新資訊為: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若有疫苗施打的相關問題,民眾可以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COVID-19疫苗Q&A專區查詢。

旅遊醫學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病人接受心理...

不小心農藥中毒怎...

颱風過後找上門 ...

關懷病人零距離資...

淺談2023新版...

淺談癌症標靶治療...

化療噁心、想吐怎...

我,吃過藥了嗎?...

「針」的不用怕,...

淺談女性更年期用...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