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專訪整形外科張惠琇醫師 推廣傷口照護 將診間擴至雲端與課堂

by EIC 27 7 月, 2023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改制17周年慶祝大會上,一場布袋戲大師廖昭堂演繹的精采演出,描繪的是張惠琇醫師無私照顧病人的感人故事,她是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從小在雲林長大,2008年於臺大醫院總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隨即返回家鄉,來到雲林分院服務,至今已超過15年。

說起整形外科,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隆鼻、拉皮、抽脂等,殊不知整形外科涵蓋了重建和整形兩大範疇,不論是身體外表的功能喪失,或是外觀缺損,都是整形外科治療的對象。張惠琇醫師進一步說明,「從動輒十幾個小時的頭頸癌症重建手術,到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的皮膚腫瘤切除;從追求天使臉孔魔鬼身材,到趴在屎尿旁清除壞死組織……;從頭到腳、包山包海。」而她明明可以靠著「整形美容」輕鬆賺錢,為何執意走上處理惡臭腐肉的顛簸道路?

「看見年邁的患者,身上的傷口遲遲無法癒合,真的讓人很不忍心,」由於慢性傷口患者多數行動不便、甚至肢體僵硬變形,想去一趟醫院,有如上山下海般困難,還可能在移動過程中增添新的傷口。種種就醫不便,導致長輩們往往必須終年與身上那些惡臭或久未癒合的傷口為伍。

這些傷口讓人不忍卒睹,尤其在老人人口超過20%的雲林縣,更是屢見不鮮。

她還記得,曾經有位臥床已久的阿嬤因壓傷嚴重,在兒子的陪伴下來到醫院就診,然而當尿布一解開,屎尿和傷口的腐臭味立即瀰漫診間;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阿嬤一人獨居,白天由居服員照顧,晚上兒子下班後再到阿嬤家,尿布一天只能換一次……。

為了清創,成立傷口照護中心
面對壓傷病人,張惠琇醫師表示清創是傷口治療很重要的關鍵,尤其病人長期臥床致使大部分傷口出現在臀部,以換藥治療有明顯壞死組織的傷口,是很常見的治療方式,「若沒有清創,傷口就會一直潰爛,可是想要進行治療卻遭遇到不少困難。」她坦言診療床不夠,就是其中之一。

「初期傷口門診只有一張診療床,而每一次幫病人清創至少需要半小時,所以想要加快看診速度,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只好商借隔壁診間的診療床。」張惠琇醫師回憶道,但一般診間的門太小,坐輪椅或躺推床的患者不好出入,空間也太小,又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為了解決困境,她決定寫信給當時的院長王崇禮,終於促成傷口照護中心於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中心內不僅備有3張床,還有清創器械、電刀、抽吸機、照明燈、電動大門……,猶如一間小型開刀房,不僅解決了病人進入醫院就診的難題,也讓醫師看診同時清創,不需再多跑一趟開刀房。

主動出擊,清淨保養
決定走出醫院居家醫療,則是因為看到了隱藏在傷口背後的困擾。

張惠琇醫師與傷口護理師走出醫院,為不便來院的病人居家看診,治療長年臥床造成的身體壓傷問題。

「當患者行動不便、獨居或家屬白天外出工作,他們無法自行前往醫院就醫時,往往來一趟醫院都得大費周章。」自幼罹患脊髓腫瘤的馬小妹就是其中一例。她於20年前手術後仍四肢癱瘓以及有脊椎變形等情形,由於長年臥床,導致身體部位多處壓傷,背部的傷口更是深可見骨,加上馬小妹狀況不好時需要呼吸器支持,每次回診母親背著她上、下輪椅跟診療床,都得小心翼翼,即便住家離醫院車程只有15分鐘,每回看診卻得花上3小時,這讓也是母親的張惠琇醫師感到相當不捨,萌發了「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的想法。

張惠琇醫師提出「主動出擊,清淨保養」構想,並在2017 年年底獲得衛生福利部「建置智慧醫療照護模式計畫」的支持,2018年開始,她與傷口護理師走出醫院,為不便來院的病人居家看診。服務對象從機構至案家,從鄰近的4個鄉鎮擴增到11個鄉鎮,其中包含來回車程需要兩個小時的崙背鄉與褒忠鄉。

這項照護模式廣受好評,讓病況穩定的患者不再需要勞師動眾到院看診,不僅連續3年獲得衛生福利部補助,張惠琇醫師口中的「療癒特攻隊」,團隊成員也得以逐年增加,造福更多病人。

遠距醫療,即時掌握病情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在2017年4月成立遠距醫療中心,積極地與中央與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區域內外醫療院所與照護機構,以及資通訊科技研發與產業龍頭展開密切合作,為智慧醫療奠定良好基礎。

張惠琇醫師繼居家醫療後,2020年開始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開發傷口檢測軟體,院方與使用者毋須增購設備,只要下載APP就能遠端即時掌握傷口照護進度,提供及時處治建議。服務對象鎖定長照機構個案,由照護人員利用換藥的機會,將傷口拍照上傳至雲端,軟體會自動歸檔並分析,醫療團隊從後台登錄看到影像,就能確認傷口恢復程度,同步完成「親臨訪視+遠距監測+智慧分析」。

有了智慧遠距影像科技輔助,病情穩定的個案不必經常回診,團隊也可減少居家醫療的次數,從每週一次親訪降至每月一次,將時間留給其他更需要現場處理的病人。

開班授課,將所知所學發散出去
2022年10月張惠琇醫師接受台灣傷口照護學會的邀請,開辦居家慢性傷口基礎照護專業課程,期盼來的醫師都能認真上課,張惠琇醫師堅持收費,「所以我也做好了報名人數寥寥無幾的心理準備,」沒想到,預計招生60名的課程不僅額滿,而且反應熱烈,張惠琇醫師高興之餘,也發現原來不是沒有醫師想做傷口照護,而是她找錯人了。

張惠琇醫師於今年6月在雲林分院開辦了第一場居家醫師清創訓練課程,吸引了來自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台南、嘉義等13位醫師參與。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在宅醫療的需求逐年增加,這些負責居家醫療的主治醫師以家醫科為主,他們除了會定期前往個案家中進行訪視,依照護對象醫療需求,開立居家醫療服務醫囑外,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病人長期臥床後產生的傷口,「他們想要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張惠琇醫師也毫不藏私地以自身經驗傳授清創止血的心得。

扎實的授課內容,讓學員們大表讚許,也激發了張惠琇醫師想要繼續開課的決心。今年6月她在雲林分院開辦了第一場居家醫師清創訓練課程,即便仍需收費,依舊吸引了來自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台南、嘉義等13位醫師參與,其中甚至包含了兩位70幾歲的前輩。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授課後,學員們可以在傷口照護中心進行實習,目前已經有8位完成課程,「最讓我感動的是,有一位住在台中、60幾歲的醫師會在群組中上傳他清創傷口的成果照。」看到這些照片,她表示很開心自己教會了一群人,而且這群人都是會走入個案家中的醫師,這象徵著6個縣市的病人將受到更好的照護,讓她有種心願已了的滿足感。

感恩上帝,為雲林鄉親盡一份力
回憶起小時候,張惠琇醫師深刻記得父母親生病時,只能北上求醫的無奈,因此當她終於成為一名醫師後,便決心為醫療資源不足的雲林奉獻一己之力。

即便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傷口照護健保給付點數少,對整形外科醫師來說根本是大材小用,但她甘之若飴,就連吃力不討好的口腔癌重建手術,她也是來者不拒。「這是我的使命,雖然累,但值得。」張惠琇醫師坦言看到病人重回「人模人樣」,讓她充滿了成就感,也是激勵她保有初衷的動力。

「上帝帶領我回到雲林,讓我看到這麼多困難的病人及他們的需要,我願秉持事在人為的態度,將心中的這一份愛傳遞出去。」身為基督徒的張惠琇醫師,放棄醫美選擇照顧很多人不敢靠近的傷口,這份熱情跟執著,讓她榮獲112年教育部頒發的模範公務人員獎,亦值得眾人敬佩。

================================================

張惠琇醫師

  • 現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 經歷
    • 臺大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
    •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 台灣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 專長︱一般整形外科、顯微手術、頭頸部重建、
    複雜傷口

You may also like

專訪老年醫學部主...

專訪營養室主任陳...

紅橋結合古色古香...

專訪秘書室主任廖...

專訪醫務特別助理...

專訪腫瘤醫學部陳...

專訪胸腔內科蘇冠...

歷史城區新風貌斗...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數位化血品調度平...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