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外科部 一般外科 劉柏均醫師
大腸癌已蟬聯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多年,儼然成為新時代的國病。根據最新國建署的調查發現,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癌,並導致超過5千多人死亡,民眾千萬不能大意。根據國內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約每1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然而是不是得了大腸癌就一定絕望?拜現代醫療科技進步,其實早期的大腸癌有非常好的治癒率,5年的存活率甚至可以高達9成以上,反觀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足見早期發現大腸癌至關重要。
大腸癌的臨床症狀
大腸位於消化道的末端,一般長約90~150cm,從右側的盲腸,升結腸到中間的橫結腸,左側的降結腸,乙狀結腸和末端的直腸,呈現一個ㄇ型。大腸主要負責水分及電解質的再吸收、維生素K吸收,以及大便的成形,所以排便的習慣,糞便的型態等往往反映了大腸健康。
大腸直腸癌的臨床徵狀與大便的狀態息息相關,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患者的排便習慣改變。這包括排便的頻率改變,原本天天排便變成好幾天才一次;或者是原本排便都是成型的,最近卻都是水瀉,或者像是羊大便一樣一粒粒或鉛筆狀細細的;又或者,平常解便完通體舒暢,但最近卻覺得大便解不乾淨,想要一直跑廁所。這些情形雖然常被忽略,但可能是大腸生病的警訊。其次,大便帶血,血便也是常見的症狀之一,筆者臨床上也常遇到病患以為大便沾血是痔瘡復發而延誤治療的案例。總而言之,提醒民眾,上廁所沖水前留意自己的糞便,也許能及早發現異常。
其他可能與大腸癌相關的症狀,包括像是長期腹痛、腹脹、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貧血等,以上情形都建議及早就醫。
大腸癌的篩檢
早期的大腸癌幾乎沒有特殊症狀,所以及早發現需要依靠規則自律的篩檢。國健署補助50-74歲民眾每兩年接受大腸直腸癌的篩檢,篩檢使用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的方式,簡言之,此種檢測的方式利用抗原抗體的反應偵測到糞便中人類的血紅素,此種方式比過往的化學反應法還要更準確,較不會受飲食的影響。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這樣的篩檢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的死亡風險達2-3成。民眾只需領一個採檢管,在家中就能無痛篩檢。
那是不是篩檢陽性就代表得了大腸癌呢?其實,篩檢陽性大約只有5%的病患最終診斷為大腸癌,其他可能導致篩檢陽性的原因,包含發炎性腸疾病、大腸息肉等,所以最終的診斷還是需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大腸鏡如發現大腸息肉,醫師可能會建議切除,主要是因為大腸息肉經過基因的突變,經過5-10年時可能癌化,所以這些息肉如能及早發現及早切除,也都是對預防大腸癌有助益的。此外,篩檢陰性也並不代表一定沒有大腸癌,糞便潛血的敏感度為80%,所以仍有部分大腸癌無法被檢出,這是因為部分早期癌症未必有出血情形,或者篩檢的檢體不足,所以還是建議需要每兩年定期做篩檢。
另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民眾,有可能暴露在風險之中。如果有一位一等親(包含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在60歲之前診斷大腸癌,或兩位以上一等親在任何年紀得到大腸癌,一般會建議在40歲時,或是親戚診斷年紀往前推10年的年紀,來做大腸鏡檢查,端視何者較早。舉例來說,民眾A的母親於55歲診斷出大腸癌,便會建議民眾A於40歲時,開始做大腸鏡的檢查。民眾B的父親於45歲時診斷大腸癌,民眾B於35歲時就必須開始做大腸鏡。
就醫的準備
如果有大腸疾病的疑慮,您可以透過腸胃內科、消化外科、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協助來解決問題。在門診,醫師可能會對您做肛門指診,這是因為大約有3成的病患,其癌症位於直腸,如有大便出血問題,也能初步與痔瘡做鑑別診斷。醫師可能會接著安排大腸鏡,民眾可以視需求選擇一般大腸鏡或是無痛的大腸鏡。一般大腸鏡排程較快,且因民眾清醒可以表達疼痛,配合翻身擺位,避免麻醉風險,一般來說較為安全,但如自認忍痛力不足,本院也提供專業的麻醉大腸鏡。
大腸癌的發生率之高,民眾已不能置身事外,停下腳步仔細觀察糞便型態,規則參與國家補助的糞便潛血篩檢計畫,都是能夠及早發現大腸癌的方式。
劉柏均醫師
- 現職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兼任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訓練醫師
-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 畢業
- 經歷
- 臺大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
- 台灣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會員
- 專長
- 一般外科手術、腹部急症手術、消化外科手術、大腸直腸手術、肛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