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失智症之精神症狀與譫妄症脫序的腦與照顧者的挑戰

by EIC 23 9 月, 2023

失智症,又稱為認知障礙症,是一種嚴重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定義,失智症在認知功能的多個領域明顯退化,如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和記憶、語言、知覺動作和社交認知等。這些認知缺損明顯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自主進行,從比較複雜的日常活動,逐漸到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喪失。

不只是忘記了:精神行為症狀(BPSD)

除了認知症狀外,失智症患者還經常出現精神行為症狀,英文稱為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為BPSD。這些症狀影響了他們的情緒、知覺、思考和行為。根據研究,約7~9成的失智症患者在病程發展時都會出現這些變化,不僅使得病人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家人和照顧者在處理這些變化時也常感到困惑和挫折。以下舉出兩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BPSD的5大分類

相較於認知症狀,精神行為症狀的出現更可能導致失智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療,或者早早地被送入慢性養護機構,大大增加照護費用的支出。
臨床上將BPSD分為5個大類,包括:

1. 憂鬱症狀

2. 妄想(以被偷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為大宗)

3. 幻覺(視幻覺最常見,聽幻覺次之)

4. 錯認症狀(最常錯認家裡有其他人、錯認自己的家)

5. 行為障礙(涵蓋非常廣泛,最常有走失、睡眠問題、攻擊以及重複行為)等。

其中行為障礙,特別是攻擊行為以及睡眠障礙等,常比妄想、幻覺等精神病症狀更常造成照顧者困擾也是最常導致病患被送醫的原因。

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置原則

醫師在評估BPSD症狀時,需要釐清主要困擾家屬的行為症狀,並詳細評估可能影響或加重症狀的內外科藥物與疾患。治療分為非藥物和藥物兩類,輕度BPSD可考慮非藥物治療,而中到重度需輔以藥物。非藥物治療包括提供穩定環境、規律作息、認知訓練、照顧技巧指導等。藥物治療的目標是緩解症狀並提升照顧品質,以抗精神病劑使用的經驗與證據最為充分,但使用時仍需考慮藥物相互作用、副作用等,並隨時監視BPSD症狀對治療的反應,如症狀已被控制,則儘可能減低劑量以至慢慢停藥。
急性大腦衰竭:譫妄症(Delirium)
另一方面,譫妄症是一種急性的認知功能障礙,主要由生理疾病(如感染、代謝異常、電解質不平衡)、重大手術、中樞神經損傷、藥物、酒精或毒品濫用所引起,也可能綜合多個因素而引發。這些因素造成大腦功能紊亂,導致意識警醒度變化、注意力不集中、定向感喪失、思維混亂,且常在一天中嚴重程度上下波動。病患也可能出現知覺上面的紊亂如幻覺等,並出現情緒激動、失序的行為等。

譫妄症的治療

由於譫妄症通常由生理因素導致,因此要給予妥善的處理,第一必須治療影響到腦功能的根本原因,以改善症狀和恢復患者的警醒度與注意力水準。而在生理問題尚在處理中時,欲控制譫妄症狀則可分非藥物和藥物兩方面進行。非藥物處置方面,醫護人員須指導家人或照顧者提供再定向訓練(如給予白板、時鐘給患者在床邊提示人時地資訊),以熟識的人陪病或使用熟悉物品減少患者焦慮,留意可能的視覺、聽覺障礙並矯正之,調整晝夜節律,以及避免刺激物質的使用。藥物處置方面,建議用最低有效劑量的抗精神病劑來控制症狀,並仔細留意可能之副作用,並不建議對所有譫妄病患皆投予藥物。

失智症的精神症狀與譫妄症之比較

與BPSD相比,譫妄症雖然在某些症狀方面可能類似,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如果說BPSD像一間年久失修的老屋,時鐘已經壞了、電線常常短路跳電、馬桶常常不通、下雨屋頂又漏水,那譫妄症就像一間房子現在受到洪水入侵,各種功能都受影響,要待水退去清理完成後才會恢復。

首先,BPSD相較譫妄症,較少出現明顯的生理變化,而譫妄症常有急性的生理疾患。其次,BPSD的發病過程是逐漸惡化的,可能在失智症進展到一定程度時出現,而譫妄症通常是突然發作,並且病程相對較短,如果造成譫妄的因素被排除,可能在數日至數週內好轉。再者,BPSD的症狀起伏較慢,譫妄症的症狀變化則較為明顯且迅速。另外,BPSD中的定向感喪失通常出現在失智症晚期,而定向感喪失是譫妄症的核心症狀之一。此外,BPSD患者的注意力尚可,一般較譫妄症患者好。最後,BPSD患者的睡眠障礙,常以日夜為單位變化,而譫妄症患者的睡醒障礙,常以小時為單位波動。

結語

為提供失智症伴隨精神行為症狀患者及譫妄症患者良好的照護,需理解這兩群疾病的特點。失智症常伴隨BPSD,影響情緒、思維及行為;譫妄症則多由生理因素引發,症狀急性且起伏明顯。了解兩者之差異後,應設計個別化治療,針對病因及症狀進行非藥物和藥物處置,如此方能幫助病患提供適切的照護,以提升患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

陳奎佑醫師

  • 現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
    •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 臺大醫院老年精神醫學研修醫師
    •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 專長︱失智症、老年期精神疾病、器質性精神病、精神官能症、睡眠障礙、適應障礙、自律神經失調、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經顱磁剌激術(TMS)
失智症

You may also like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

肝臟移植簡介:手...

精準切片診斷,完...

頭頸癌治療全方位...

整合預防、認定補...

農業環境與職業健...

勞工健康臨場健康...

職能復健助力職災...

氣候變遷如何透過...

當心「老人殺手」...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