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

喘不過氣、呼吸不順時該怎麼辦?呼吸困難的相關照護

by EIC 30 11 月, 2022

撰文/ 護理部 黃心怡護理長

若有呼吸困難急性發作情形,可將床頭搖高或把頭部墊高為半坐臥位,也會讓人較容易呼吸。

什麼是呼吸困難呢?成年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的呼吸頻率約在12-18次,美國胸腔學會(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將呼吸困難定義為病人自覺呼吸頻率和呼吸深淺度出現改變,且這些呼吸機制的改變會對病人帶來不適。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若注意到病人呼吸較費力、呼吸頻率有異狀也可判斷為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的成因很多,除了疾病因素,如:心肺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竭)、神經肌肉疾病(嚴重腦損傷、重症肌無力)、代謝性疾病、身心疾病、腹水或癌症末期等之外,肥胖、抽菸、對花粉、灰塵過敏等個人因素,或是壓力過大、生活重大改變等情境因素,甚至是季節變化或空氣汙染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呼吸困難的居家照護

呼吸困難可以透過訓練、復健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獲得改善,重點包含:

• 復健訓練:患者可應用噘嘴呼吸訓練及肺部復健,緩解慢性呼吸困難、促進肺活量。如果日常活動出現呼吸困難,或是喘的情形變得嚴重,活動時則應放慢速度並多休息。

• 急性發作:若有呼吸困難急性發作情形,可採用坐姿、頭部下垂、上身前傾的放鬆姿勢,或是側躺在床上,墊高枕頭支撐頭部和頸部的高側躺姿勢;若是想採取舒適臥位,則將床頭搖高或把頭部墊高為半坐臥位,也會讓人較容易呼吸。

• 生活起居:平日生活起居上,要注意環境安靜、乾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接觸過敏原,如灰塵、二手菸等。而研究指出,肥胖的人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呼吸也較吃力,可適度運動、調整飲食有助於改善呼吸困難的狀況。居家的適度運動,如蹲馬步、健康操,或是使用兩瓶礦泉水,都可以隨時健身,增加肺活量。

• 規律用藥: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師處方服藥,定期回門診追蹤,當不適症狀無法緩解時,應立即就醫。

疫情期間遠距復健運動

嚴重的肺部感染將影響心肺功能及四肢肌耐力,因此正確的復健運動是非常重要的,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復健部會依據病患狀態開立遠距復健衛教單,建議適合的運動項目,讓病患即使遠距在家也能持續復健,早日恢復健康。

居家復健訓練這樣做就對了!

噘嘴式呼吸:先噘嘴吐完氣後用鼻子深吸氣,同時腹部漸漸膨出,吸到極限時,再噘嘴慢慢吐氣,腹部慢慢回縮,以減緩呼吸速率,降低呼吸工作量。

肺部復健:於站立時可練習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肩膀放鬆、身體微前傾,手臂張開,配合腹式呼吸,訓練呼吸肌肉,促進肺擴張。

參考資料:

1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護理部護理指導

https://www.ylh.gov.tw/?aid=612&pid=23&page_name=sub_list&type=35&pageNo=1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4571

3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https://www. tspccm.org.tw

呼吸困難

You may also like

從診斷、治療到緩...

乳癌術後關懷不間...

職業病的後遺症肺...

登革熱正在流行怎...

照護模式革新遠距...

高品質老年生活的...

迎向高齡,做個快...

迎戰癌症免疫、標...

家人罹癌怎麼辦?...

老是忘記怎麼辦?...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雲林分院院訊於94年 2月創刊,希望藉由此刊物傳達民眾正確的保健知識、介紹精緻的醫療品質、專業的醫療團隊。

歡迎收看!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

發布日期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9 月

標籤

COVID-19 乳癌 傳染病 免疫療法 呼吸困難 基因檢測 壺腹癌 失智症 婦產科 復健 心導管 心臟衰竭 心血管 急救 旅遊醫學 更年期 標靶藥物 氣喘 癌症治療 癌症炙料 癌症照護 癌症篩檢 癌症飲食 白血病 糖尿病 老年醫學 職業傷害 肝癌 肝臟 肢體創傷 肺炎 肺病 肺癌 肺纖維化 肺阻塞 脾臟 腦傷 腦損傷 腫瘤 膽囊 農民照顧 遠距醫療 頭頸癌 骨折 骨質疏鬆

最新文章

  • 雲醫21守護四季

    8 3 月, 2025
  • 雲林您可以帶走的盛宴

    8 3 月, 2025
  • 癌症的系統性治療:化學、標靶與免疫療法的綜合應用

    8 3 月, 2025
  • 肝臟移植簡介:手術規範、適應症與長期照護

    8 3 月, 2025
  • 精準切片診斷,完美移除乳房腫瘤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8 3 月, 2025

單元分類

  • Uncategorized (1)
  • 照護專欄 (26)
  • 營養師專欄 (14)
  • 發現雲林 (52)
  • 總編輯的話 (14)
  • 藥師專欄 (14)
  • 護理專欄 (17)
  • 醫保廣場 (58)
  • 院長的話 (14)
  • 雲醫快訊 (67)

@本網站內容所有權歸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所有,禁止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 LOGO使用字形來自數位發展部,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全字庫網站,https://www.cns11643.gov.tw


Back To Top
  • 總編輯的話
  • 院長的話
  • 醫保廣場
  • 照護專欄
    • 藥師專欄
    • 護理專欄
    • 營養師專欄
  • 發現雲林
  • 雲醫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