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後類鼻疽疫情攀升,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截止目前已累計5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歷年同期最高,尤其多在颱風後增加。在2007年10月「類鼻疽」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究竟「類鼻疽」是什麼樣的傳染病?是如何傳播的?症狀有哪些?致死率有多高?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藥師專欄
-
-
藥師在遠距醫療中也佔有一席之地,遠距藥事照護服務(Telepharmacy)在國外早有案例,而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愈顯重要。根據《遠距藥事照護服務》一文定義,「遠距藥事照護服務」為運用資訊與通訊技術,提供給遠端病人的一種遠端藥事照護服務模式。
-
由美國老年醫學會(AGS)編制的Beers Criteria旨在透過優化藥物的選擇,減少老年人PIM的發生,內容包含①老人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②特殊疾病或症候群之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③老人宜謹慎使用的藥物;④因藥物交互作用之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⑤腎功能不佳需避免或劑量調整的藥物等。
-
標靶治療可以比喻成手槍精準射向靶心,精準打擊癌細胞,也避免傷害其他正常細胞,發生的副作用也較一般化學治療少一些。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控制癌細胞生長、分裂和擴散蛋白質的癌症治療方式。隨著研究人員對於驅動癌症的DNA變異和蛋白質的了解越來越深入,也能夠更好地設計針對這些蛋白質的治療方法。
-
癌症治療多合併下表所列的療法進行癌細胞的清除及抑制擴張,而早期發現癌症侵襲,尚未由侵襲處轉移至其他組織器官時,立刻進行治療,通常會有較高的治癒率以及較高的五年存活率。接下來與各位簡略介紹化學治療,即是以藥物進行癌症治療的方式,會有哪些常見的副作用,藉此警醒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
失智症並不是因為年紀大才出現的老化現象,但它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就有1位失智者,80歲以上老人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當常常出現記不住事情,甚至完全忘記,且經提醒也無法記得,或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判斷能力變差、對平常喜愛的事情不再感興趣⋯⋯等狀況時,就可能是罹患失智症的徵兆,必須盡快到神經科就醫。
-
近年來糖尿病的治療增加了很多口服以及注射型的藥物,合併使用可以讓血糖得到較好的控制。本文將分享注射型糖尿病藥物的施打方式及藥物在使用與保存方面的注意事項。
-
當女性進入中年階段時,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身體會逐漸發生變化,抑或產生症狀,像是月經不太規則、停經、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等,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生殖泌尿系統不適、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等,這個階段通常稱為更年期(climacteric)。
-
發生腦創傷後,若沒有使用藥品預防損傷後引發的癲癇發作,可能出現嚴重的癲癇重積現象,導致腦組織的二次傷害。常用的治療藥品有Phenytoin、Carbamazepine與Valproate等,但這些藥品使用時除了要謹遵醫囑,不可輕易改變藥量、次數與時間外,服用時還有需要特別留意之處
-
隨著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各國也開始開放國門、鬆綁邊境,讓許多喜歡出國的民眾迫不及待,也有不少民眾打電話來藥品諮詢室,詢問旅遊醫學門診的疫苗,以及出國要準備哪些藥品,或者關於COVID-19疫苗施打等相關問題。在後疫情時代出國旅遊,許多必備物品千萬不能忘記,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