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許多需要緊急救治處理的場景是和外傷相關的,大至車禍甚至炸彈爆炸的破片造成嚴重出血和呼吸道阻塞,小至運動導致的扭傷和拉傷,都需要有正確的外傷急救概念及時加以救治,以提高傷病人的存活率。正確的應用這些概念和技術,不但可以在生活中自救救人,甚至在萬一發生災難時,還能為社區的災害救援盡一份心力。
醫保廣場
-
-
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指因外在物理性或機械性力量造成的腦部傷害,常見的原因有車禍、跌倒、運動傷害、暴力事件等。創傷性腦損傷是造成國人死亡和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評估及處置極為重要。
-
無論是否有腦傷,絕大多數患者都需要接受一段時間的復健,方能恢復功能。復健的內容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以及心理治療等。治療的長度則視受傷嚴重度與病人恢復速度而定。
-
臺灣因人口稠密、交通繁忙,發生交通事故時有所聞。交通事故不僅可能危及生命,在高速的衝擊下亦有可能造成肢體骨折、神經血管損傷及大面積的傷口。其中又以下肢的創傷對患者的活動能力和功能影響最為嚴重,如下肢骨折、骨盆骨折甚至肢體分離(創傷性截肢)等,經常需要住院及接受進一步手術治療。
-
與病毒共處將會是我們之後要面對的日常,因疫情帶來的改變,有些隨著疫情結束成為歷史,但有些改變卻可能成為日後的常態。在大家紛紛雀躍訂機票出國時,出國之前我們也需要比以往多一些思考與準備,以下提供解封後的旅遊建議與準備,以期享有安全愉快的旅程。
-
因為大家的努力,民眾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出國旅遊的需求也日益強烈。旅行的意義在於體驗人生,不同於平時的規律生活,出門在外總會有意外的驚喜,異國美食更是出國必不可少的行程。身為慢性病患者,如何在大快朵頤之餘也兼顧健康?
-
隨著世界各地疫情趨緩,世界各國重啟國門,旅遊休閒也正逐步復甦,一次愉快的旅遊,除了完善的行程規劃,行李、裝備盤點之外,一份完整適合的旅平險也是不可或缺的喔!
-
新冠肺炎疫情雖仍持續,但由於目前對病毒及疾病已更加了解,對於感染也有更有效的應對辦法,包括推廣疫苗施打、使用抗病毒藥物等治療策略,讓眾多國家的入境管制及防疫政策逐漸放寬,國際間因商務或旅遊等原因的往來也不斷增加。然而,除了新冠病毒引起的感染症,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國際疫情,大家在規畫行程時可根據資料查詢、檢視及完成相關疫苗施打,令旅程更順利安全。以下針對近期造成重要國際疫情的傳染病做簡介。
-
特發性肺纖維化(菜瓜布肺),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病人一旦診斷有肺纖維化,疾病的進程會有不等程度的逐年進展,肺功能仍會持續逐年下降,最終導致呼吸衰竭死亡。
-
肺阻塞是一種因為慢性呼吸道發炎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引發慢性氣道發炎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長期受到有害物質的刺激,例如抽菸、空氣汙染、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金屬顆粒或化學物質等,而導致呼吸道粘膜受損或阻塞。少數成因甚至包括基因、年紀、性別,以及肺部曾經遭受嚴重感染(如肺結核)等。因此,任何病人如果有慢性咳嗽或是咳痰,出現呼吸困難或曾有暴露在危險因子的病史時,都要考慮是否罹患肺阻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