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廣場

  • 根據國內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約每1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然而是不是得了大腸癌就一定絕望?拜現代醫療科技進步,其實早期的大腸癌有非常好的治癒率,5年的存活率甚至可以高達9成以上,反觀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足見早期發現大腸癌至關重要。

  • 「六分鐘,護一生」琅琅上口;國民健康署自民國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至今,已使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大幅降低超過70%。根據109年的癌症登記年報,子宮頸癌快跌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前10名榜單,但在女性前10大癌症「死亡率」卻仍榜上有名。此情形更值得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最好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保障自己健康權益。

  • 醫保廣場

    高齡者的荒野冒險:失智症

    by EIC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是關鍵的步驟。本文將探討失智症處理的各個重要階段。

  • 失智症,又稱為認知障礙症,是一種嚴重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定義,失智症在認知功能的多個領域明顯退化,如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和記憶、語言、知覺動作和社交認知等。這些認知缺損明顯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自主進行,從比較複雜的日常活動,逐漸到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喪失。

  • 失智症依靠藥物僅能延緩而非治癒,且照護或處理失智症問題的場所大多在家中,而非醫療場域。記憶力及認知能力的退化程度關係著日後長期的生活困難,對照護者負擔的影響不可小覷。因此,預防或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是失智症者及家屬最急迫關切的議題。

  • 醫保廣場

    不可輕忽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by EIC

    中樞神經感染,係指腦部或脊髓受到病原菌的侵犯導致感染發炎。腦部與脊髓有顱骨和脊椎骨保護,其下還有三層腦膜(硬腦膜、蜘蛛膜、軟腦膜)將腦部與脊髓完整封閉,一般來說病原菌不易進入中樞神經。然而,當上述保護結構受外力破壞,或是病原菌突破上述防護,就會造成中樞神經感染。

  • 長期維持高血糖會使身體血管和神經產生病變,像是視網膜微小血管阻塞,讓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或是腎病變致使要長期洗腎,已是糖尿病人常見的併發症。在門診個案中,常見因為糖尿病造成血管病變,讓足部血流減少、足部感覺神經受到破壞造成麻木無感覺,以及足部運動神經受損造成肌肉萎縮足部變形,最終導致不可逆的狀態。

  • 透過監測血糖,病友能夠了解飲食、運動和藥物等各種介入方式對血糖的影響程度,從而達到最佳的糖尿病控制。傳統的血糖機使用指尖採血,可以快速測量血糖值,不過就需要一天扎針數次才能知道當下的血糖值。近年來,這種血糖監測模式面臨著新的挑戰,其中就包括各種無針的血糖量測和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 視網膜是眼睛當中重要的構造,負責將光轉變為神經訊號,再經由視神經傳遞至腦部,使我們感受到視覺。若將眼睛比喻為照相機,則視網膜就是相機中的底片或是感光元件。視網膜主要由密度極高的神經細胞所組成,需耗費大量的養分,故而也有密集而複雜的血管構造以供應豐富血流。

  • 醫保廣場

    一兼二顧。 降糖保心的血糖藥

    by EIC

    從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心血管疾病(包含心臟衰竭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一直是造成糖尿病友失能或死亡的重大原因。近年來國內外各大糖尿病學會,都再三強調對於具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或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友,醫師在開立血糖處方時,除了應考慮血糖控制外,也要盡可能優先使用具有心血管保護效果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