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化是現代人們共同的目標。各種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包括癌症與心血管疾病,著實讓我們的平均壽命逐漸上升,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否活得愜意,可能才是許多人在意的事情。電影「一路玩到掛」中,兩位癌末的夥伴,惺惺相惜的燃燒生命的最後光彩,令人十分動容。縱使我們的人生不一定能那麼的戲劇化,但至少也希望能夠保持健康的體魄,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隨心所欲。
醫保廣場
-
-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已開始倒數,高齡族群大多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衰老與末期照護已是高齡照護重要議題。安寧療護在台灣推動20餘年,愈來愈多民眾認同安寧療護的概念,在這段因疾病慢性化,而難以預期生命終點的過程中,已許多人希望能夠屏除過多無益處的醫療,當自己的主人,掌握善終的權利。
-
近年來因為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較新的標靶治療的精進,已有不少的癌症患者獲得生活品質改善或存活期延長,甚至是根治疾病。然而,因為復發、惡化或轉移,癌症始終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近一世紀以來,科學家試著透過提升免疫力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但大多效果不彰且可能帶來高比例的免疫副作用,使得「癌症免疫療法」宛如神話般的難以實現;近十年來,醫界藉由「抑制負向調控免疫功能的免疫檢查哨點療法(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這類藥物的發展,引領癌症治療的領域進入新的紀元。
-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白血球細胞轉變而來的癌症,依照病情進展快慢,可分成急性及慢性白血病,通常比較危險的是急性白血病;而若依照癌化細胞類型來區分,可再分成骨髓性及淋巴性白血病。其中成人最常見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佔了2021年台灣新罹癌患者的0.7%,好發於男性,是男性新診斷10大癌症的第9名,發病年齡中位數為64歲,好發於老人。從盛行率來看,雖然急性白血病不像大腸癌、乳癌、肺癌、肝癌等那麼常見,但病情往往進展快速,從發病到過世往往只有數個月,是一個高致死率的疾病。
-
隨著藥物治療進步,乳癌病人的存活率持續進步。針對早期或局部晚期乳癌,現代治療的趨勢,和早期的觀念相比,朝著「減少開刀範圍,但增強藥物治療」的趨勢前進
-
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的報告顯示,癌症在台灣依然是十大死因中的頭號元凶,而其中以肺癌最為嚴峻。在111年度,肺癌的死亡人數首度突破1萬人,達到10,053人,這樣的數字實在令人深感震撼。更令人驚訝的是,肺癌的發生率在110年度首次超越乳癌與大腸癌,罹患肺癌的人數達到16,880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39.7人。這使得肺癌成為所有癌症中發生率最高的一種癌症。因此,我們不禁要正視這個警訊,意識到「肺癌」已然成為台灣社會的新型公共健康問題。
-
惡性腫瘤已蟬聯國民十大死因之首達四十載,其中近年又以肺癌的死亡人數最多。由於早期肺癌沒有症狀,而X光往往會有死角或侷限性無法百分之百診斷,所以當咳血、聲音沙啞、呼吸喘等症狀出現時,往往就已經比較嚴重了。如果能透過篩檢,在還有沒出現症狀時早期發現,就有比較高的機會治癒。
-
癌症又叫做惡性腫瘤,是一群由於基因變異而獲得無限制增殖能力的細胞,幾乎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形成。若發生在口腔內,便稱為口腔癌,包括唇、舌、頰黏膜、牙齦、口腔底、以及硬顎等地。它們除了會發揮「兄弟個十百千萬」的精神,在口腔內聚眾滋生,攻城掠地,破壞口腔的正常結構,還會沿著血管、淋巴管等交通要道擴散到全身,癱瘓各大器官的功能,最終與人體玉石俱焚。
-
根據國內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約每13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然而是不是得了大腸癌就一定絕望?拜現代醫療科技進步,其實早期的大腸癌有非常好的治癒率,5年的存活率甚至可以高達9成以上,反觀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足見早期發現大腸癌至關重要。
-
「六分鐘,護一生」琅琅上口;國民健康署自民國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至今,已使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大幅降低超過70%。根據109年的癌症登記年報,子宮頸癌快跌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前10名榜單,但在女性前10大癌症「死亡率」卻仍榜上有名。此情形更值得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最好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保障自己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