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專欄

  • 藥師在遠距醫療中也佔有一席之地,遠距藥事照護服務(Telepharmacy)在國外早有案例,而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愈顯重要。根據《遠距藥事照護服務》一文定義,「遠距藥事照護服務」為運用資訊與通訊技術,提供給遠端病人的一種遠端藥事照護服務模式。

  • 人類的記憶相當神奇,以往提到記憶,大家很快會先想到過去發生的事、回憶等等,但其實人類也有關於「未來」的記憶。我們時常會有「等下要做什麼」的念頭、安排,或是告訴自己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到來時,要記得完成某件事、做出某個動作,這個所謂的「未來記憶」便稱作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 PM)。

  • 由美國老年醫學會(AGS)編制的Beers Criteria旨在透過優化藥物的選擇,減少老年人PIM的發生,內容包含①老人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②特殊疾病或症候群之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③老人宜謹慎使用的藥物;④因藥物交互作用之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⑤腎功能不佳需避免或劑量調整的藥物等。

  • 近年許多老年高齡研究提及,老年人若能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既可延緩失能失智,亦可控制、預防疾病,進而維護生活品質、減輕家庭負擔與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 標靶治療可以比喻成手槍精準射向靶心,精準打擊癌細胞,也避免傷害其他正常細胞,發生的副作用也較一般化學治療少一些。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控制癌細胞生長、分裂和擴散蛋白質的癌症治療方式。隨著研究人員對於驅動癌症的DNA變異和蛋白質的了解越來越深入,也能夠更好地設計針對這些蛋白質的治療方法。

  • 營養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見的徵象,在患病和治療過程中,有部分癌症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代謝紊亂。厭食與惡病質是癌症患者常見的營養問題,進而導致攝食量不足。營養不良的結果與生活品質不佳及不良預後相關,根據統計,有高達10~20%的癌症患者死於營養不良,而非腫瘤本身。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從癌症診斷之時起,就應在診斷和治療途徑中考慮營養問題,並應與抗腫瘤治療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