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EIC

  • 人類的記憶相當神奇,以往提到記憶,大家很快會先想到過去發生的事、回憶等等,但其實人類也有關於「未來」的記憶。我們時常會有「等下要做什麼」的念頭、安排,或是告訴自己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到來時,要記得完成某件事、做出某個動作,這個所謂的「未來記憶」便稱作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 PM)。

  • 由美國老年醫學會(AGS)編制的Beers Criteria旨在透過優化藥物的選擇,減少老年人PIM的發生,內容包含①老人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②特殊疾病或症候群之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③老人宜謹慎使用的藥物;④因藥物交互作用之潛在性不適當用藥;⑤腎功能不佳需避免或劑量調整的藥物等。

  • 近年許多老年高齡研究提及,老年人若能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既可延緩失能失智,亦可控制、預防疾病,進而維護生活品質、減輕家庭負擔與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 投身小兒心臟專業超過30年,王主科教授手巧、心細、人暖,持續接軌國際最新術式,台灣小兒心臟心導管常用的術式,如心房中隔缺損及心室中隔缺損心導管修補術等,都是由他引進台灣。最新的經導管肺動脈瓣膜置換術(TPVI),王主科教授更是全台唯一取得教學認證許可的專家。獲獎無數的他,將心力投入傳承經驗,培養年輕醫師接班團隊,期許有更多熱血毅力兼具的新生代接棒,持續守護孩童健康!

  • 因為喜歡動手操作,再加上對於癌症研究的興趣,陳崇裕醫務特別助理(以下簡稱特助)選擇胸腔內科專業,從總院南下雲林後,創設實驗室、建立肺癌標準治療流程,導入支氣管鏡導航3D立體定位術及微波電燒灼術、精準基因檢測,更建構肺癌多專科診療團隊、成立「肺肺揚揚」病友會,集團隊的力量醫病也醫心,成功提升末期肺癌5年存活率。

  • 總編輯的話

    偉大的隱藏者

    by EIC

    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幸福,背後都有這些偉大的隱藏者的善意協助。在這一年之初,以及未來每一次,我們感到一切如此順利的小確幸之時,讓我們一起感謝這些在背後默默耕耘的隱藏者。

  • 院長的話

    龍馬精神 新春如意

    by EIC

    2023年是走過疫情、回到過去、更要超越以往的所謂SUPERNORMAL的一年。面對後疫情時代,在人力、供應鏈、能源、健保政策等多重挑戰下,我們上下一心,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韌性,交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這都要歸功於我們的同仁,和所有支持愛護我們的長官和各界的好朋友!謝謝你們!

  • 近年來因為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較新的標靶治療的精進,已有不少的癌症患者獲得生活品質改善或存活期延長,甚至是根治疾病。然而,因為復發、惡化或轉移,癌症始終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近一世紀以來,科學家試著透過提升免疫力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但大多效果不彰且可能帶來高比例的免疫副作用,使得「癌症免疫療法」宛如神話般的難以實現;近十年來,醫界藉由「抑制負向調控免疫功能的免疫檢查哨點療法(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這類藥物的發展,引領癌症治療的領域進入新的紀元。

  •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白血球細胞轉變而來的癌症,依照病情進展快慢,可分成急性及慢性白血病,通常比較危險的是急性白血病;而若依照癌化細胞類型來區分,可再分成骨髓性及淋巴性白血病。其中成人最常見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佔了2021年台灣新罹癌患者的0.7%,好發於男性,是男性新診斷10大癌症的第9名,發病年齡中位數為64歲,好發於老人。從盛行率來看,雖然急性白血病不像大腸癌、乳癌、肺癌、肝癌等那麼常見,但病情往往進展快速,從發病到過世往往只有數個月,是一個高致死率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