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老年人口比例向來高居全國前3名,並在2022年底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伴隨著各種慢性疾病、長期臥床的問題,縣內各種困難的慢性傷口盛行。這些慢性傷口患者多數行動不便、甚至肢體僵硬變形,來趟醫院如同上山下海般艱難。有些人好不容易到了醫院,已經潰爛很久的傷口,卻仍被以簡單換藥或抗生素治療,沒有清創,傷口就只能一直潰爛,如此消極又被動的治療,讓人感到既生氣又難過!面對就醫困難及處置不當兩大問題,雲林分院開啟一系列改革。
EIC
-
-
遠距醫療的興起就是為了解決這些鄉鎮就醫的困境,我很高興皮膚科可以被選擇作為先行試辦的遠距醫療科別,雖然說傳統上皮膚科醫師被認為有著「一眼定江山」功力,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疾病,但其實要正確地診斷皮膚疾病,仍需要許多因素的配合,其中詳細的病史詢問、清晰的影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有時還需要搭配一些輔助工具,如皮膚鏡、伍式燈,或是顯微鏡檢查等。
-
小兒神經科的領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罕見疾病,除了常見的癲癇、發展遲緩、神經肌肉疾病、腦性麻痺等,更多的是染色體缺陷與神經傳遞受器的缺損。面對這些罕見的致病機轉與多樣化的症狀表現,年輕主治醫師們即使已經取得小兒神經專科資格並受過完整訓練,仍然需要不斷累積個案,並持續仰賴教授級資深醫師的經驗與實驗室資源。
-
遠距照護是指利用科技,如視訊會議、電話或訊息平台提供遠距離等提供遠距離醫療服務與諮詢。運用智慧科技於護理應用,除可提升病人個別性健康照護品質,更能簡化護理照護流程。
-
藥師在遠距醫療中也佔有一席之地,遠距藥事照護服務(Telepharmacy)在國外早有案例,而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愈顯重要。根據《遠距藥事照護服務》一文定義,「遠距藥事照護服務」為運用資訊與通訊技術,提供給遠端病人的一種遠端藥事照護服務模式。
-
透過遠距醫療照護網,可以讓患者不用舟車勞頓,也能獲得營養照護權益,醫療人員可隨時掌握病友健康狀況,讓偏遠及山地區域相對弱勢民眾得到同樣的醫療照顧,達到醫療平權。
-
不比今日台灣復健領域的蓬勃發展,早先復健醫學是相對冷門的科別。透過專訪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室醫務特別助理暨復健部主任陳信水,認識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多年來如何在復健領域深耕,為雲林地區民眾提供全方位的復健服務,努力落實在地醫療創新。
-
為了學得一技之長,學生時代的簡毓芬行政祕書選讀中台醫事技術專科學校(今中台科技大學)醫事檢驗科,成為嘉義媳婦後,在嘉義聖馬爾定醫院服務,之後轉任省立雲林醫院,從約聘人員一路做到正職員工、1996年升任檢驗科主任,與醫院一起走過改制為署立雲林醫院、臺大雲林分院的歷程,2011年3月轉任院長室行政祕書,逐步強化幕僚職能,扮演跨科室溝通的最佳橋樑。
-
台灣許多角落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在日治時代虎尾鎮更是台灣糖業的中心之一,亦是商業和交通的樞紐,可由虎尾現今仍保留許多日治時期建築來體現,而虎尾鎮的合同廳舍更如同一本古老的書籍,靜靜地記載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建築上古老的磚牆、精緻的裝飾,每一處都是時光的痕跡,而本文將帶領讀者深入虎尾鎮,一窺合同廳舍背後的歷史淵源。「虎尾合同廳舍」人們或許不甚熟悉,但提及「虎尾星巴克」則是許多遊客到訪虎尾小鎮時的小憩之所。
-
意義感是人們賦予自己生活的目的與價值,當我們的人生有了意義感,就會帶來滿足感與幸福感。意義感就像生命中的北極星,指引著我們做出符合意義感的決定。每個人都可以經由主觀經驗,和對於意義感的理解找到自己認可的意義感,或許是信念、愛、信仰或價值觀。最近正巧有兩次與器官捐贈有關的事件,讓我對意義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