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EIC

  • 「事情在完成之前,看起來總是不可能」 (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 is done),這是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名言,我相信也是大家在8月23日評鑑實地訪查完成之時,此刻的心情。我們完成了委員們口中的「高效率、企圖心、團隊合作」的醫學中心評鑑實地訪查,一切都得來不易。

  • 8月19日這一週,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迎來最重要的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與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醫中評鑑)。這是雲林分院脫胎換骨,邁向永續卓越的重要轉捩點。
    在此,我要感謝各級主管和所有同仁,過去一年多,在原本就很忙碌的臨床教學以及行政業務外,投入了無數的時間、精力,發揮了莫大的潛力,更展現了空前的團隊合作。正是因為大家的努力,讓我們的醫院從硬體到軟體煥然一新、士氣昂揚。這些改變和進步,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雲林本地鄉親和外地的朋友們,也都看到了。

  • 氣候變遷是造成全球公共衛生挑戰的主要因素,其中一個關鍵是氣候對傳染病的影響。全球暖化、降雨模式的變化以及極端天氣事件出現頻率增加,創造有利於傳染病傳播和出現的條件。本文重點介紹近期研究的發現並討論對健康的影響。

  • 根據民國111年衛生福利部公告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肺炎以每十萬人口61.4人的死亡率位居第四名(圖一)。隨著年紀越大,罹患肺炎死亡率越高(圖二)。文獻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因肺炎致死的比例高達90%,75歲以上的老人發生肺炎的機率更是一般民眾的3至5倍,這些數據顯示肺炎對老人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如何有效預防老人肺炎顯得尤為重要。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也是大家熟知的新冠肺炎(9月起更名為新冠併發重症),自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出現,旋即成為全球流行傳染病,造成嚴重疫情與經濟損失。隨新冠肺炎疫苗開發、抗病毒藥物使用以及多次病毒株變種後,在Omicron時代,重症個案比例有所減少。然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仍是現今感染者需面對的長期威脅,尤其是隨疫情性質轉變,各式管制措施逐步調整,更必須關注感染者後續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後遺症。

  • 麴菌(Aspergillus)是種環境中到處可見的黴菌,通常對於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會造成嚴重的侵襲性感染;對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則容易在先前肺部空洞化的結構中形成麴菌瘤。肺部電腦斷層有幾個典型表現:實心病灶周圍出現毛玻璃狀光暈(Halo Sign)、開洞病灶中出現黴菌球等。大部分患者可在血中測得麴菌抗體,而只有大約一半的患者能從痰液測得麴菌的證據。

  • 大雨過後類鼻疽疫情攀升,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截止目前已累計5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歷年同期最高,尤其多在颱風後增加。在2007年10月「類鼻疽」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究竟「類鼻疽」是什麼樣的傳染病?是如何傳播的?症狀有哪些?致死率有多高?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 WHO在1968年發表的營養與感染的相關性中,認為營養不良與感染有協同作用。在攝食不佳的狀況下會導致體重流失,進而降低免疫力。黏膜的損害則會增加致病原的入侵及阻礙兒童生長。疾病對於個體的營養狀態產生負面影響,造成身體對於感染抵禦降低,因此營養和感染兩者會互相影響。營養不良造成對疾病敏感性增加;同樣地感染也會影響營養狀態造成營養不良,最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從住院醫師、總醫師到雙修血液腫瘤成為主治醫師,6年72個月的訓練時光,笑稱只在2001年R1住院醫師時來署立雲林醫院支援一個月,與雲林僅有1/72交集的陳若白主任,沒想到會與雲林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由腫瘤醫學部的元老到主任,期間曾調回總院任職,又在2012年重返雲林,一開始沒有打算長久待在雲林,卻因鄉親對腫瘤治療的迫切需求,居然一待就是12年。